中国日报网11月3日电(远达)香港《南华早报》11月2日发表社论文章称,相对于美国,欧洲在处理对华关系方面未有太多困扰,采取了务实态度;中欧保持良好关系,对双方都至关重要。
美国一艘驱逐舰早前驶入南海,导致中美发生争执,直至上周仍然余波未了。而与此同时,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刚完成访华行程离开北京,德国总理默克尔又对中国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法国总统奥朗德本周开始访华行程。另一方面,外界对国家主席习近平英国之行的兴奋情绪仍未消褪;中英签署了多项协议,对话气氛融洽,并许下承诺,旨在将英国发展成中国在欧洲贸易及投资的门户。虽然两国对外交政策的立场并不一致,但在处理双边关系方面愈来愈务实。
10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参观安徽合肥学院。这是李克强与默克尔品尝中德两国学生合作酿制的啤酒。(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中国与欧洲加强关系,经济是重要的驱动因素;双方都具备彼此刺激增长的需求。 20年前,两地之间几乎不存在贸易,但之后贸易往来日益蓬勃,如今欧盟已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默克尔访华期间,总理李克强寻求德国支持中国与欧洲签署自由贸易协议,以及支持人民币国际化。两国签定的协议当中,包括中国的航空公司将购买130架空客飞机。
“丝路国际论坛2015年会”10月28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开幕,为推动陆海丝绸之路建设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来自“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的政府、智库和企业机构,以及相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和国际知名学者等300多位高级别代表参会。图为与会嘉宾在开幕式上合影。(新华社记者 谢海宁 摄)
根据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将通过亚洲与欧洲连接,清楚地反映中国计划通过投资与建设项目,扩大企业的业务范围及发展市场。欧盟各国政府都已表示愿意通过亚投行加入这个计划;欧盟28国当中,有14个国家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非欧盟国家则有挪威和瑞士。美国未有参与,并积极游说其他国家不要加入。考虑到美国对中国的崛起讳莫如深,中国转与欧洲建立关系,也可以理解。与美国不同,欧洲对于中国企业参与当地重要行业,相对没有过多忧虑。
德国经济放缓,叙利亚内战持续,加上欧洲难民危机,这些都是默克尔寻求与中国加强关系的因素。尽管奥朗德很可能也受到同样的问题困扰,但相信其访华的重点在于就12月巴黎会议的联合国气候协议争取中国支持。长远而言,中欧保持良好关系,对双方都极为关键,在经济方面尤其如此。两地难免有分歧,但以务实态度处理双方关系是确保互惠互利的要素之一。
(编辑:周凤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