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奥地利)
作品体裁:小说、诗歌、戏剧
作品特点:耶利内克的作品有犀利的社会批判锋芒,特别是揭露在现代男权社会中女性受到的侮辱和摧残。
耶利内克的小说《钢琴教师》因为改变成电影更为人所知。和剧中女主人公类似,她从小就开始学习钢琴、管风琴和八孔长笛,后来她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作曲。
这或许有助于理解诺贝尔奖给她的颁奖词:由于她小说的音乐般流畅和数据般准确的语态;由于她戏剧的杰出语言,热情地揭示了社会的极度荒谬以及使人屈从的奇异力量。
辛波丝卡
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波丝卡(波兰)
作品体裁:诗歌
作品特点:辛波丝的诗歌大部分是沉思,但也谈到死亡、酷刑、战争,也因其凝练、清澈、悠游从容的风格而被誉为“诗坛莫扎特”。
抛开早期与政治的关联,辛波丝卡从1957年出版的《呼唤雪人》开始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触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爱情的关系,以及她对生命的认知。由于她在诗歌艺术中精辟精妙的反讽,挖掘出了人类一点一滴的现实生活背后历史更迭与生物演化的深意。
托妮•莫里森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美国)
作品体裁:小说
作品特点:作为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受到这两个身份的影响——聚焦黑人的生活又带有女性视角。她要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真正走进小说里,同她一起品味主人公生活的甘苦。莫里森的语言吸取了黑人口头文学的传统,看似简单却幽默,机智。
诺奖授予她的颁奖词是“其作品想象力丰富,富有诗意,显示了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纳丁•戈迪默
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纳丁•戈迪默(南非)
作品体裁:小说
作品特点:戈迪默的作品以种族隔离政策下的南非白人和黑人社会为背景,描绘了南非的政治格局和动荡的社会、以及白人和黑人觉醒后的革命运动。她揭露了隔离政策给男人和女人、子女和父母之间造成的严重后果,表现了人物在南非种族隔离政策的高压下的反抗意识。
戈迪默的写作主题及身处的社会背景使她成为后殖民文学批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以强烈而直接的笔触,描写周围复杂的人际与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