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0月11日综合 诺贝尔文学奖至今获奖者 逾百位,算上今年的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其中获奖女性有14位。虽然数量并不算多,但是这些女作家给大家呈现的作品视角和语言风格,无疑为文学的殿堂多添了光彩。
下面盘点了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14位获奖的女作家,从年龄、国籍、作品体裁、作品特点(和颁奖词)发掘诺奖选择她们的原因,看女性为世界文学带来怎样的视角。
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白俄罗斯)
作品体裁:1948年出生的阿列克谢耶维奇被公认为是记录苏联解体的一位伟大的编年史作家、一名勇敢的启蒙者。她以自己的写作手法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文献性的“口述小说”。
作品特点:新闻专业毕业后,阿列克谢耶维奇成了一名记者。工作中的她形成了完全属于自己的一种文学风格:她作采访,然后以文学手法将采访记录升华。除去曾经的记者身份,她俄语作家的背景也塑造了她关注的题材。接受采访时她强调说,能加入像帕斯捷尔纳克这样的伟大作家的行列,对她是一份怎样的荣誉!
1997年,作品《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的问世,使她获得国际声誉。此书是当事人的一幅心理学意义上的肖像。她最著名的作品《锌皮男孩》是一部有关苏联在阿富汗战争的纪实性小说,1989年俄语出版,该书是对士兵以及他们的母亲、女性和寡妇们的采访构成的拼贴画式作品。
2014年在接受媒体的一次采访中,阿列克谢耶维奇曾这样解释:“事关人的声音和细节。我试图从这些交谈中抓住时代的灵魂。只有这样,我才能提供有关过去的完整画面。”
诺贝尔奖评委会这样陈述了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获奖理由:“她复调式的写作为我们时代的苦难与勇气筑起了一座丰碑。”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加拿大)
作品体裁:短篇小说
作品特点:门罗获奖时已经82岁,她的小说一般都写平民爱情和家庭生活琐事,笔法简单朴素却细腻。
她总是将目光流连于平凡女性的生活,从自己和母亲身上寻找灵感,精确地记录她们从少女到人妻与人母,再度过中年与老年的历程,尤擅贴近女性之性心理的波折与隐情。
赫塔•米勒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德裔罗马尼亚人)
作品体裁:诗歌
作品特点:瑞典皇家学院称“赫塔•米勒的文章具有诗歌的精炼和散文的平实,描绘出了一幅底层社会的众生相。”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格隆德说,米勒用多元化的语言,通过文学作品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成长环境及后来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感悟,她用凝练和率直的语言描述了一个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故事。
同今年获奖的阿列克谢耶维奇类似,她们都在用文学记录历史。
多丽丝•莱辛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英国)
作品体裁:小说
作品特点:莱辛的作品主题宏大:种族歧视,共产主义,恐怖主义,人类的生存环境;她探索肤色,人种,性别。
她的代表作是1962年出版的《金色笔记》。诺奖盛赞此书为 “先锋性的作品”,是“阐述了20世纪男女关系的为数不多的几部小说之一” 。
诺奖授予她的颁奖词是“女性经历的史诗作者,用怀疑主义、才华激情和预言的力量,来审视被割裂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