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发布会上,美国科学家李·R·伯杰手拿新发现的人类先祖“纳勒迪人”的复原头骨。(图片:美国媒体)
中国日报网9月12日电(信莲) 据纽约时报中文网报道,美国古人类学家李·R·伯杰教授带领的国际团队9月10日公布了一种新的人亚族(hominin)物种。
两年前,科学家按照洞穴探险爱好者的指引,在南非启星洞(Rising Star Cave)深处,通过石灰岩壁上的缝隙隐约瞥见了大量古老的骨头。狭窄洞口内的泥土表面上铺满了骨骸。科学家经过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在这个巨大、漆黑的洞穴里面放着的遗体,来自一种属于早期人类谱系的物种——“纳勒迪人”(Homo naledi)。
伯杰在约翰内斯堡的金山大学任人类演化学教授,他带领的这个团队由60多名科学家组成。新物种的命名取自那个让骨骸得以安然保存至今的洞穴,在塞索托语(Sesotho)里,“纳勒迪”的意思是“星星”。
在两篇本周刊登于开放阅读期刊《eLife》的文章里,研究人员说,该发现记录了超过1500件化石,是非洲单个考古地点中发现人亚族样本最多的一处,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居于前列。科学家们还指出,洞穴中可能还有大量化石有待发掘,目前发现的这些只是一小部分。
“纳勒迪人身体上的几乎所有骨头都出现过很多次,事实上他们已经是我们这一谱系中了解最多的化石成员,”伯杰说。
除了引出一个前人类家族的新成员,该发现还表明,一些早期人亚族动物会故意把死者遗体存放在一个偏僻且很难进入的洞穴里,这是一种以前被认为只限于现代人的行为。一些科学家把这种做法归为对遗体的一种仪式性活动,但科学家们说,在“仪式”这个词上,他们是指故意和反复的活动,而不一定是一种宗教仪式。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人类演化研究权威伊安·泰特萨说:“这非常令人着迷。毫无疑问这里至少有一个新的物种,但是否归入人属(Homo)可能存有争论,该物种和我们之前见过的任何物种都很不一样。”他没有参与该研究。
泰特萨在博物馆的同事、纽约市立大学李曼学院教授埃里克·戴尔森也对这项研究十分赞赏,称这是“伯杰再次出手” 。
戴尔森所指的上一次出手是伯杰在2010年公布的另一项轰动发现,其中也涉及到位于约翰内斯堡西北30英里(约合48公里)处的“人类摇篮”内的洞穴。当时,伯杰找到的化石比这次少得多,但也足以得出找到了新物种的结论,他把该新物种命名为南方古猿源泉种(Australopithecus sediba)。地质学家说,该物种在178万至195万年前生活在地球上,古猿和人属早期物种存在于同一时期。
负责分析纳勒迪人化石的研究人员还没测定出化石的年代,由于洞穴内的沉积物混杂在一起,化石周围亦没有其他动物遗骸,因此年代测定会很困难。伯杰说,从一些原始的解剖构造看,比如顶多只有普通橙子大小的大脑,此物种已演化到接近或到达人属之初,也就是说肯定超过了250到280万年。地质学家认为洞穴的存在时间不会超过300万年。
伯杰此次新发现的实地工作及两年的分析工作均由金山大学、国家地理学会和南非科学与技术部以及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提供支持。除学术论文外,此次发现还会出现在《国家地理杂志》的10月号以及一部两小时的纪录片中,该纪录片将于16日在美国公共电视台(PBS)播出。
研究团队及没有参与研究的科学家都注意到,新物种包含了一些迥异的解剖特征,包括较像现代人的下颚、牙齿和脚,这就证明它应该被归为人属的人亚族物种,而非生活在32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属,也就是著名的露西所在的属。新发现物种标本中的手令一些科学家想起了此前已知最早的能人(Homo habilis)标本,而能人看来是最早开始制作工具的物种。
在9日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论文资深作者、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约翰·霍克斯表示,该物种“不像我们之前见过的任何物种”,它在非常苗条的身体上有一个很小的头骨,以及只有现代人脑壳三分之一大小的大脑。他说,一个普通的纳勒迪人身高大概5英尺(约合1.51米),体重将近100磅(约45公斤)。
伯杰研究团队成员、英格兰肯特大学的翠西·凯威尔说,让她十分惊讶的是,纳勒迪人“有极度弯曲的手指,比任何早期人亚族物种都要弯,这清楚地表明了他们的攀爬能力”。
纽约城市大学李曼学院的威廉·哈考特-史密斯亦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负责对该新物种的脚展开研究。他说他们的脚“与现代人的双脚基本上没分别”,结合他们的长腿,他认为纳勒迪人完全适合长时间直立行走。
在期刊随附的一篇评论中,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古人类学家克里斯·斯特林格发现,新物种大致上与前苏联格鲁吉亚共和国境内的德马尼西(Dmanisi)发现的化石近似,后者能追溯到约180万年前。格鲁吉亚标本通常被归类为早期直立人(Homo erectus)的一个变种。
(编辑:刘梦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