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莫让替考舞弊成高考头条新闻

作者:熊丙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6-11 11:00:09

专家:莫让替考舞弊成高考头条新闻

6月7日,在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考点外,老师和考生们摆出胜利的手势加油鼓劲。当日,2015年高考拉开帷幕,全国共有942万考生报名参加高考。(新华社发 郝群英 摄)

中国日报网6月11日电(熊丙奇)今年高考期间,最令人关注的新闻莫过于《南方都市报》记者卧底替考组织,以替考身份在江西南昌参加高考。据一名“枪手”组织成员介绍,“替考组织声称可以凭空造一个不存在的人的完整信息,包括学籍、身份证、准考证等。”该成员说,“上线”告诉他,由于系统内信息和“枪手”面孔、所出示证件一致,考场查不出来;等将考分卖出去后,买家就可偷梁换柱——把“枪手”对应的考生照片替换,买家直接用这个考生的名字上大学,并由此更名改姓。而今年替考方式有变,风险加大。发放的准考证均为学生的真实信息,他们提前出钱买分、找人替考,只是将身份证、准考证的相片换成了替考者的相片。江西教育考试部门已举行新闻发布会,承认有考生替考,并联合警方进行调查。

而在高考开考之前,中央与地方的教育部门皆表示,将开展“净考”专项行动,严肃整治高考作弊行为。在河南洛阳,甚至出动防高科技手段作弊的“神器”——一架价值几十万元、飞行高度达500米的无线电监测无人机,对考场周围的无线电电磁环境进行监控。可是,高考替考案还是抢了高考的头条。

有意思的是,就是卧底的记者,开出的治理替考的药方,也是加强技术防患,在高考考场加强身份识别和验证。问题在于,为防止高考作弊,目前所有先进技术都使上了,可是,还是“百密一疏”。南都的报道揭露替考组织其实根本不受先进技术制约。试问,替考“枪手”的身份证、准考证,是怎么办出来的呢?这是技术原因,还是人为原因,没有教育考试系统内部人员的参与,这可能吗?再者,替考学生是怎样进入考场的?难道考生进考场,不查验身份证、准考证吗?如果没有监考人员放松查验,替考人员能这么方便地进入考场吗?记者建议,增加身份识别设备,但别忘了,操作识别设备的是人。

去年高考期间,河南就曝出替考丑闻,有127名考生被查实替考。河南的调查显示,这起事件是一起中介人员在武汉部分高校招募替考“枪手”,在河南杞县、通许县联系被替考考生家长并收取费用,与个别考务工作人员串通进行替考作弊的案件。由此可见,“人”才是防患高考作弊的关键,因为操作技术的是人,纵有先进的技术,如果监考、巡考人员不负责,里应外合,技术就会成为摆设,甚至会成为掩饰作弊的道具——就是在无人机的监控下,作弊的无线信号还是传到作弊考生耳中。

几乎所有近年来被曝光的作弊事件,都与当地考务人员参与作弊有关,包括各种高科技作弊,如果没有考务人员参与,考生携带的接收器在人防+技防的情况下,根本进不了考场,组织作弊者不会承诺一定搞定,作弊者也不敢在高考中大胆作弊,之所以高科技作弊能在考场内发生,乃因作弊者摆平、打通了相关关节。至于替考组织,可以帮替考者搞定学籍、身份证、准考证,那更是顶级的操作,众所周知,办这些证件是需要严格审核的,信息一旦录入不能轻易更改。

对于防止考务人员参与作弊,有建议要求实行异地组考,这貌似可以减少人情交易,但实则和本地组考没什么不同。对于作弊者,能打通本地的关系,也就能打通异地的关系,而且,异地组考还可能让作弊者有了遮人耳目的理由。

真正防止教育内部人员参加作弊的办法有三:

一是针对管理中存在的疏漏,通过建立完善制约机制、监督机制加以完善。像教育考试部门,为学生办理学籍、准考证,是否存在由个别人说了算的情形?如果存在,这表明其权力不受监督和制约,很容易利用不受制约的权力搞权钱交易,破坏基本的教育管理秩序。这起事件中,替考者可以凭空办理学籍、准考证,可见权钱交易多么猖狂,有关规定形同虚设。去年河南曝出替考,江西并没有吸取教训堵住漏洞,如果其他省市不从中吸取教训,堵住教育系统内部的漏洞、抓内部反腐,那么,替考极有可能再次大规模发生。

二是对于所有国家考试作弊,一律由司法机关介入调查,而不能由当地教育考试部门自己负责调查,再根据调查结果做出是否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处理——教育考试部门决定不移送就不移送。鉴于教育考试部门也是考试作弊涉事的一方,负有组织和管理责任,因此,不能由教育考试部门自己调查自己,自己调查自己的结果就是轻描淡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来年,还有人前赴后继参与到作弊中。对于南都记者曝光的替考事件,应该由警方介入调查,以给公众一个交代。

三是要加大对考务(组考、监考、巡考)人员涉及作弊的处罚力度。目前对大多数考务人员参与作弊的处罚仅仅是行政处罚和党纪处分,而不是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从作弊性质看,考务人员参与作弊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比学生个体作弊性质更为严重,却因考务人员与有关部门的利益勾连而被纵容。按照这样的处罚力度,所有高科技防作弊“神器”都等于是小孩手中的玩具,能起啥作用,就是里应外合者你知我知。用无人机防作弊,还不如完善问责制度,告诉所有人:只要介入作弊,无人能逃脱严肃的处罚。

(作者: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延伸阅读看看外国人把中国高考作文写成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