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复苏:新活力在于丰富的劳动力
记者:目前,全球非常关注中国的货币政策问题。此前,周小川行长称今年央行货币政策“稳健中‘略偏宽松’”。您如何看待这一政策的影响?中国货币政策是否会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李稻葵:中国的货币政策是跨越国界的,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大影响。为什么?第一,周边国家和中国的贸易关系非常密切,受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如果中国的货币政策稍微灵活宽松,相关企业的钱和贷款也会多一点,供货周期及还款周期也有利,那么我们的贸易伙伴会感到生意好做一点。
第二,涉及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
我的结论是:如果中国货币政策能稍微灵活宽松一点,事实上将有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为什么?因为现在美国的货币政策在收缩。中国周边的经济体发现:美元的利率越来越高,供应量减少了,美元结算加快了,企业会发现美元太紧了,借美元划不来。
而且美元要加息,还要升值。全球除了美国、印度,绝大多数经济体目前并没有恢复元气。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会选择用人民币融资。实际上,人民币国际化对美元起到了一个补充作用。
所以我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如今面临一个严峻考验。人民币是不是真金不怕火炼,能不能挺住,这是关键。很多人会问:如果人民币贬值,中国还能不能扛得住?资金外流会不会更严重?所以,这是考验中国货币政策管理者的关键时刻。
记 者:亚洲各国经济增长面临比较严峻的状况。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主题为“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您认为未来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新活力在哪里?亚洲经济恢复还需多长时间?
李稻葵:亚洲的增长目前还是健康的,是正增长。我认为新活力在于亚洲极其丰富的劳动力。
亚洲的劳动力供给最丰富,亚洲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大量的、年轻的、增长快速的劳动力市场,是亚洲经济的活力源泉。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劳动力素质在不断提高,这是亚洲的最大优势之一。
那么,亚洲经济恢复需要多少时间?如果印度能保持目前的增长态势,中国在1年到2年间走出U型底底部。满足了这两个条件后,再过2年,整个亚洲经济将会走出低谷,重新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的阶段值得全世界期待。
记 者:鉴此,您对亚洲的未来,持比较乐观的态度?
李稻葵:是的。当然,亚洲也有自己的问题。例如,来自各国内部结构调整的阻力以及朝鲜的核危机、日本右翼势力抬头等政治安全问题,这些必须得到解决。希望这样的问题不会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