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叫停,需要引导】
既然如此募捐有种种弊端,那么,要不要叫停呢?
有意思的是,不管是格林还是赖克,都反对干涉家长募捐。在他们看来,募捐本身没有错,不管对贫富分化的影响大不大,都不能因噎废食。
印第安纳大学公共政策研究员阿什琳·纳尔逊和贝丝·盖兹利2014年调查发现,美国的家长募捐组织数量近二十年内不断增长。1995年全年募捐金额超过2.5万美元的家长团体约为3500个,2010年增至1.15万个,募集规模增至8.8亿美元左右。不出意外,这些招财高手集中在富裕社区。
格林说,一旦政府限制募捐、干涉有钱人为孩子提供理想的就学环境,他们很可能干脆退出公立教育,送孩子到条件更好的私立学校就读。更何况,不管募捐多少,活动本身利于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一旦叫停,未免寡情。
那么,如何在募捐的同时尽量避免加剧教育贫富分化呢?
格林认为,由政府出钱,在条件较差的学区招聘更多高素质教师,最好许以高薪,这才是减少教育不平等的根本做法。
赖克则建议,调整对富人捐赠的政策优惠,取消对家长基金会的慈善定位,让捐赠体系更合理。
麦克纳则说,与其限制有钱人捐款或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不如适当引导,鼓励他们和落后地区的学校结对子,将他们的善意和资源扩展至更大范围,造福更多孩子。(王鑫方)(新华社专特稿)
上一页123 上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