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艾柯 瞧瞧这怪老头儿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6-03-02 03:59:00

  当代欧洲著名学者和作家翁贝托·艾柯的辞世,在中国掀起了一股追思浪潮,出版界、文学界纷纷筹备举行各种纪念活动。面对一位博学者的逝去,人们不禁思考,艾柯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走近艾柯 瞧瞧这怪老头儿

  2月19日,当代欧洲著名学者和作家翁贝托·艾柯(又译埃科)因癌症在意大利家中辞世,享年84岁。2月23日,艾柯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意大利米兰市中心斯福尔扎城堡举行,意大利多位政要、各界名流以及数以千计的民众自发前去吊唁,为其送行。与此同时,在中国,也掀起了一股追思艾柯的浪潮,出版界、文学界各种纪念活动纷纷筹备举行。在豆瓣网艾柯的标签下,写着这样一句话:“瞧瞧这怪老头儿……”就让我们从出版社编辑、译者以及作家的视角来瞧瞧这怪老头儿吧。

  当代最博学的人之一

  艾柯是享誉国际的作家、符号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评论家和美学家,被认为是当代最博学的人之一。他的文字世界辽阔而多重,除了随笔、杂文和小说,还有大量论文、论著和编著,包含神学、美学、文学、大众文化、符号学研究和阐释。在欧洲,艾柯不仅是学者,更是知识和教养的象征。无数家庭,如果书架上没有他的书被视为没有品味。艾柯《美的历史》的责任编辑张维军说:“在西方,有一类书叫coffee table book,意思是放在咖啡桌上,随手拿来翻看的书,艾柯的书无疑算是这一种类的。”

走近艾柯 瞧瞧这怪老头儿

走近艾柯 瞧瞧这怪老头儿

  艾柯和他的《美的历史》。资料图片

  从2005年看到艾柯的《论美》,当时在中央编译出版社担任版权工作的张维军便念念不忘,2007年3月,译名为《美的历史》的书在国内出版,这也是张维军担任责任编辑的第一本书。张维军回忆说:“我们选用了非常精美的装帧和印刷,定价198元,这在十年前算是非常贵的书价了。首印一万册,不想半年就销完了,之后又重印多次。”令张维军遗憾的是,《美的历史》以及随后由他责编的《丑的历史》《无限的清单》都由英语译本翻译而来,“如果有可能,我想再做一版从意大利文直接翻译的,效果会更好。”

  而上海译文出版社迄今已推出七本艾柯的著作,这些作品全部直接译自意大利文。担任过其中五本书责编的李月敏说:“艾柯的作品编辑起来是有难度的,这种难度是因为在作品中知识点众多,需要一一核对,不能理所当然。当然,在这其中也有收获,编辑核对的过程也是提升自我,增长知识的过程。”

  80多岁的“年轻小说家”

  艾柯的第一部小说《玫瑰的名字》出版于1980年,那时他已年近五十。到八十多岁时,艾柯依然用“年轻小说家”来形容在小说这行中“像个业余爱好者”的自己。《玫瑰的名字》迄今为止全球销量3000多万册,还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有学者认为,《玫瑰的名字》这种看似矛盾的成功正凸现了后现代主义文本的典型特征,因为这类小说所表现的一个深层次的矛盾就是,它在精英与大众艺术的鸿沟上架起了一座联系的桥梁,巧妙地既使用又误用了大众文学与精英文学的规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