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Kitty以及日本每年的吉祥物比赛冠军,无表情的吉祥物人气高涨
日本文化学者青木贞茂在著作中提出,很多日本吉祥物对于嘴和表情的描绘都进行了省略,与美国喜怒哀乐表情都很夸张的形象有着巨大的区别。欧美人希望通过塑造另一个能干的具有人类特点的形象(比如米老鼠明明是老鼠却养狗)来激励自己,而日本人则希望吉祥物“在无言之中就理解自己,治愈自己”。正因为没有表情,每个人才都可以感受到与自己心境相似的表情。这一点与日本人因为追求“共感”才热爱吉祥物的原因也是相呼应的。
另外,还有人认为日本过于发达的吉祥物文化,也侧面反映了人们在高度压力下寻求解脱的姿态。
在日语中,吉祥物除了来自英语“mascot”的“マスコット”,还有一个名字叫“ゆるキャラ”,可直译成“轻松角色”。其魅力就在于给人放松的感觉。甚至还出现了故意设计得不可爱的“丑吉祥物”。人们在劣于自己的对象面前往往会放弃警惕,得到安慰,丑吉祥物们正是通过又懒又蠢的长相和性格,赢得了大家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