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专家称中国对南海的声索或许比普遍认为的更有依据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6-01-15 13:43:22

  参考消息网7月6日报道 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7月2日刊发题为《军民两用船舶和设施在南中国海发出了混杂的信息》的文章,作者为彼得·伍德。文章称,6月中旬,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宣布,中国在南沙群岛部分驻守岛礁上的建设将于近期完成陆域吹填工程。这有望结束因中国在南海快速填海造岛引发的紧张局势。

  文章称,中国声称对南沙群岛及南海其他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虽然这一基本立场并未改变,但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郑泽光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表示,岛礁建设除了具备一定的军事防卫功能之外,主要是民事设施。

  文章称,将南海岛礁以及岛礁上的设施说成是民用而不是纯军用,标志着中国正着手将其领土声索合法化。但设施的两用性意味着中国的邻国不大可能因此被安抚。这些设施中的大部分,比如永暑礁上修建的飞机跑道和港口,与邻国海岸线、城市和军事设施的距离近得令人感到不安。

  中国在南海的意图以及中文术语中民用的含义需要得到进一步说明。近几个月来,北京在该地区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包括颁布一项要求民用船只符合军用标准和能够转为军用的新规定,并将南海岛礁上修建的设施归为民用设施。

  文章称,对实质上的军事前哨进行重新表述,包括船舶、飞机和设施的军民融合,符合中国的军事传统和战略思想。民用设施与军用设施之间的分界线很不清晰。事实上,正如2012年举行的一场大规模联合演习所证明的那样,海洋民事部门经常与军队进行协作。美国国防部提交给国会的最新中国军力报告证实,中国倾向于让民用船舶发挥重要作用——虽然是在中国海军的支援下。报告称,中国倾向于在此类争端中使用由政府控制的海事执法机构。这支力量包括200多艘执法船,再加上现代化的飞机,它将显著提高中国监控南海的能力。并不直接隶属于任何政府机构的民用船舶此前也曾被征作军用。

  文章称,长期以来,悬挂民用旗帜的渔船一直在充当解放军的侦察和事态控制工具,未来还可能被用作“情报、监视和侦察”资产或发挥反潜作用。

  中国国防部表示,《新造民船贯彻国防要求技术标准》的颁布实施“使我国资源丰富的民船国防潜力转化为军事实力成为可能,将进一步促进我军战略投送和海上支援保障能力建设”。这之所以值得注意,是因为民船的此类使用方式已经被纳入中国的战略。

  今年6月,中国在南海举行了一系列演习,虽然“与当前局势无关”,但演习内容包括应对来犯“敌”机和搜寻藏匿的潜艇。这是民用船舶和飞机在危机时期被委派的任务之一。执行此类任务的可能性只有在当前重心转向海洋领域的情况下才会增加。正如詹姆斯敦基金会《中国简报》此前提到的那样,中国最新的国防白皮书增加了中国海军担负的任务,包括需要进一步加强民用和军用船舶协作的远海护卫任务。

  文章称,随着中国完成在南海的填海造岛工程,设施、船舶和飞机的两用性将给控制冲突升级带来问题,使其他国家的海军陷入遭遇“民用”船舶或飞过“民用”设施的处境。正如美国《国家军事战略》所表示的,“随着国家和非国家暴力的重叠,存在一种行为体混合运用技术、能力和资源以实现其目标的冲突区域”。南海正在成为这样一个区域。

  (2015-07-06 10: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