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匣子老了 何时升级?
黑匣子成长史
每当空难发生,除全力搜索飞机及死伤者外,同时要争分夺秒找寻记录飞行数据的黑匣子。
事故发生后通过找回黑匣子,对数据译码分析,可以判定事故真正原因。
自2009年法航空难后,就出现了要求升级黑匣子的呼声,美国联邦航空局和欧洲航空安全局在2011年就出台规定,要求未来黑匣子上装备的声波发射器在飞机坠入水中后至少要能保持90天的电力。这不禁引起人们的思索:黑匣子问世以来,虽然在可靠性等方面不断改进,但其基本原理一直没有大的变化,黑匣子是不是该更新换代了?当网络进入大数据时代,飞机上的黑匣子什么时候变成“云匣子”?
第二代:出现于上世纪50年代末,其工作原理类似于普通磁带机,一般可以记录几十个参数,并同时出现了座舱音频记录器。在磁带机外面加装了具有抗冲击、耐火烧等能力的保护外壳,按照美国联邦航空局当时颁布的第一个黑匣子标准TSO-C51,要求黑匣子能够承受100g(重力加速度)、持续11ms的冲击,以及1100℃、30分钟的火烧。
第一代: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是在飞机设计试飞记录设备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其工作原理为通过在金属箔带上用针留下划痕来反映数据变化曲线,仅能记录航向、高度、空速、垂直过载和时间等5个飞行参数。
第三代
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黑匣子开始采用半导体存储器记录数据,可记录参数一般在几百个,功能已从飞行事故调查,逐渐延伸到日常飞行员监控、飞机故障诊断与维护。黑匣子抗强冲击指标提高到3400g,1100℃高温火烧时间提高到60分钟,耐海水浸泡时间由36小时增加到30天,增加了耐6000米深海压力要求。
黑匣子三种“候补”技术
Wi-Fi实时传输
2008年起,多国航空公司2000架飞机开始使用的ATG(Air to Ground)等机上因特网技术。
优点:实时传输,乘客使用上网
难度:长途航线途经海洋等人迹罕至区域,基站建设难;飞机平飞高度约1万米,信号传输难保持;价格昂贵;卫星容量有限。
ACARS
一种在航空器和地面站之间通过无线电或卫星传输短消息的数字数据链系统,1973年开始投入使用。
优点:一般情况下10分钟左右下传一次位置信息,故障时几秒钟就有一次。
难度:信息传送频繁,造成数据冗余;传输造价高昂。
“可弹出”黑匣子
由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于20世纪60年代发明,数千战斗机已有配备,包括美国海军的F/A-18战斗机和直升机等小型飞机。造价:3万美元。
优点:飞机失事时可弹出并漂浮海面容易寻找。
难度:造价相对普通黑匣子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