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小伙酷似李小龙 耍双节棍大踢腿走红网络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4-12-10 17:41:00

  【延伸阅读】“杜拉拉”和“李小龙”一样贵

  

阿富汗小伙酷似李小龙 耍双节棍大踢腿走红网络

  

  6月13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的第20届上海电视节闭幕式暨白玉兰奖颁奖典礼上,导演刘江(左二)凭借执导电视剧《咱们结婚吧》获得最佳导演奖。 当日,第20届上海电视节闭幕式暨白玉兰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许晓青 发自上海

  在《歌声与微笑》的悠扬旋律中,第20届上海电视节6月13日晚落下帷幕。与广受关注的白玉兰奖相比,两天前的白玉兰论坛之“华语内容走出去的新‘丝路’”,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电视人的目光。

  而就在本月初,收获了高收视的《舌尖上的中国2》总导演陈晓卿透露,英国BBC团队近日主动来到央视,商讨了共同研发“舌尖”适合国际市场的制作模式,双方或一同打造《舌尖上的英国》。

  尽管海外节目模式和电视剧当下正通过各种渠道蜂拥而入中国,但中国电视人也已经开始尝试开辟海外“新丝路”。

  “汉字英雄”等在戛纳受热捧

  “今年3月,当中国电视人首次组团来到伊斯坦布尔举办的土耳其电视节时,大家都很惊讶,原来西亚是一片很大的未经开拓的市场。”上海广播电视台版权资产中心主任、五岸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小兰在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上对中外记者说。

  2013年,中国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专家认为,新的丝绸之路概念不仅表达了中国与世界持续开展经济合作的意愿,在跨文化交流合作领域,中国的文化企业和机构也一直在探寻一条新丝绸之路。

  探寻其实早已开始,中国电视人首次组团参加土耳其电视节不过是表象之一。类似的“走出去”,还出现在戛纳电视节上,《中国好歌曲》、《汉字英雄》等中国节目模式在戛纳电视节大受欢迎……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影视产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一次变革的动能不仅来自内部,而且也与“走出去”有着直接联系。

  统计显示,最近十多年间,中国电视剧产量逐年攀升,到2012年其峰值已达到约17000集,2013年保持在15000集左右,年产量为世界第一。与此同时,综艺模式百花齐放,互联网娱乐产业方兴未艾。从卖电视机,到卖电视节目和模式,中国的影视从业者正变得更加自信,在13亿人口的大市场扎根,坐望70多亿地球人的超级大市场。

  

  从东非到西亚:走出一条美丽弧线

  就好像电子游戏《大航海时代》的虚拟版图一般,中国影视节目的“走出去”最近在北半球走出了一道美丽弧线。

  最初中国的影视节目留给西方的大多是一些传统符号——“功夫”“辫子”“瓷器”“茶叶”“小脚”……一般认为纪录片及其影视素材是最早走出国门的影视产品,而后中国与世界交流的主要是古装电视连续剧,比如古典四大名著改编剧,又比如帝王将相的正传和野史等。直到最近10年间,如《媳妇的美好时代》《杜拉拉升职记》等一系列中国家庭剧、言情剧在越南、柬埔寨,东非的坦桑尼亚等地开始走红。

  《媳妇的美好时代》出口非洲后,邀请了肯尼亚最具号召力的影视巨星约瑟芬和哈米斯为男女主角配音,其他角色则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斯瓦希里语部的工作人员完成。

  这部电视剧的导演刘江说:“轻松时尚的自然生活,代表着中国当下真实的民众生活状态,这部剧能把真实的中国介绍给非洲,推广到国际。”

  今年6月在上海电视节论坛上,这样的影视“走出去”路线图被进一步丰富。中外文化贸易领域的资深人士谈及中国影视节目出口海外的“新丝路”概念,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显然是这条文化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

  3月,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上海文广、江苏广电、华策公司等组团前往西亚“试水”当地影视节目贸易市场,短短4天行程达成了600万人民币的合约。在中国联合展台前,土耳其、法国、沙特阿拉伯、黎巴嫩、阿尔巴尼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买家对中国电视节目充满好奇。

  上海五岸传播有限公司国际部总监李磊透露,不仅《楚汉传奇》《李小龙传奇》等古装剧、武打剧受到西亚市场欢迎,《舌尖上的中国》《超级工程》等纪录片,《百里挑一》等综艺节目也被认为具有较高的收视潜力。“反映中国人当代生活的纪录片、中国本土原创的综艺节目模式,在文化丝绸之路上的商业价值亟待开发。”李磊说。

  早在探索西亚市场之前,东南亚是中国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昔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新加坡,而今也是中国影视节目“走出去”的桥头堡之一。近年来,上海与新加坡之间的电视节目版权贸易日趋热络,华语综艺、纪录片、晚会节目受追捧,中新两国的文化企业还尝试联合投资定制电视节目。除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等也是对中国电视版权需求较多的地方。

  

  1亿人民币和1亿美元的差距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历代帝王的宫廷故事及李小龙等功夫打斗题材,始终占据了中国出口电视剧的八成以上份额,而且这样的出口主要集中于华语圈内。专家指出,在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影视交流合作中,文化产品贸易仍处于初级阶段,即使是“借”中华传统文化这条“船”出海,影视“丝路”依然任重道远。

  自大约10年前开始,中国电视剧的出口就被邻国韩国拉开差距。2002年至2005年,韩剧出口额一路猛增,最终达每年1亿美元。同样是2005年,中国电视剧的出口额仅为1亿元人民币。中国虽是一个电视剧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电视剧强国。“冲出亚洲”较难、单集售价较低等都是“瓶颈”。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20年间,日剧、韩剧中的‘爱情’,几乎占据中国观众的主要视线。我一直在努力创作,希望中国能有中式风格、同时被国内外观众所接受的都市情感剧。”《媳妇的美好时代》编剧王丽萍说。

  走向世界荧屏的不仅是中国的家庭主妇,还有中国年轻时尚的白领。“杜拉拉”这个名字不仅是中国互联网、电影、电视的宠儿,作为中国当代职业女性的一个“符号”,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被出口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美国及加拿大等地正式播映。

  “‘杜拉拉’几乎和‘李小龙’一样贵,最初我们也很吃惊。”李磊透露,“每集1万美金,几乎与当年《李小龙传奇》的海外销售奇迹相当。‘杜拉拉’告诉西方观众,中国除了宫廷和武打故事,也有与《老友记》《欲望都市》相似的故事情境。”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评论说,反映中国当代生活题材的电视剧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显示出中国文化产业、特别是电视剧产业的规模得到发展,生产更加成熟。

  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外国人也开始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感兴趣。“虽然现在相似题材的中国电视剧与美剧、日韩剧还有差距,但这毕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张颐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