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中国低龄留学生的“幼”惑 幸福指数差别大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4-10-11 11:11:21

  沟通渠道不畅 小留学生沮丧

  小留学生适应能力强,接受新鲜事物快,因此在中学阶段出国留学有利于他们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这也是许多家长送孩子留学的初衷。但由于年纪小、价值观没有完全建立,一些低龄留学生与大学生或者工作了几年的“在职”留学生相比,需承受更大的文化冲击。因此当孩子遇到各种问题时,沟通的方式和渠道非常重要。

  很多家长们认为,国外的老师教育方式更为合理和先进,会对孩子更加负责,通过引导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培养孩子的思维、动手和独立自理能力。

  小留学生赴澳之后,遇到学习或者是生活上的问题第一反应是找老师。但是在中学的强化英语中心里,其实会讲华语、了解中国文化背景的老师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寥寥可数。

  一些小留学生英语不过关,不知如何与老师沟通。而一些本地老师,可能由于不了解华人的语言和文化等背景,也难以更好、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并为之解决。这状况难免让一些小留学生们感到沮丧或不知所措。

  吕崇伟认为,无论是在强化英语中心或中学,一名老师在面对这些留学生的教育问题时,具备同理心非常重要,这和具备外语教学资质同样重要,站在小留学生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去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所遇到的困难,并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留学生,做到良好的沟通交流。

  如果老师缺乏同理心的话,则容易让学生紧闭自己的心扉。这种情况下,教育当局应对老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教学方法以及跨文化的理解等。

  吕崇伟介绍称,正因为有种种小留学生在生活学习方面遇到各类问题,中学里都设有国际学生协调员(international students coordinator ),就是希望能够帮助这些留学生。

  家庭教育缺位背后的风险

  对于众多家长而言,在面对“低龄留学热”时保持“冷思考”必不可少。不少家长为孩子出国留学努力创造条件,却易忽视两大现实问题:一是孩子是否“被留学”?出国读书是孩子还是家长的意愿?一些孩子“被留学”,这让他们的留学生涯自始至终打上不愿意的底色。

  二是家庭教育的缺位。一个刚刚告别小学阶段的孩子只身闯天涯,这时的他,心智尚未成熟、三观尚未成型,青春叛逆期就在拐角处等候着。就孩子的成长成才而言,除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亦极其重要。

  对于小留学生来说,遇到问题想找父母倾诉,但父母远在国内忙于工作,鞭长莫及。00后的小留学生的父母们,正值人生盛年,如果放弃国内如日中天的事业过来陪读,无论是经济社会地位还是心理落差,都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这种情况,再加上希望孩子提前适应西方教育环境,最终实现进入海外名校的梦想,还有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的美好愿望,于是家长们狠下心来,放手让孩子单枪匹马闯天下。

  “年龄太小,在孩子还没有一个健康成熟稳定的‘三观’之前,出国留学需慎之又慎。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均有风险。”吕崇伟表示:“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弱,一方面承受巨大的生活和学习压力,另一方面遇到困难时缺乏必要、贴心的心理疏导,在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一念之差也许就走上歪路,这种事情并不鲜见。青春期这一阶段是心理发展的黄金期,但也是脆弱期和危险期。这一时期父母的监管、陪伴、鼓励和引导非常重要。”(李馨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