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国家投巨资打造或购买进入南极腹地的科考船,尤其是破冰船
目前,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设了上百个科考站。由于地缘关系,阿根廷、智利等国家离南极大陆比较近,设立的科考站较多。而俄罗斯、美国、英国的极地考察能力较强,设立站点也相对较多。特别是美国,建有南极最大的科考站——麦克默多站,并建有阿蒙森—斯科特极地站。
阿根廷是世界上最早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的国家之一,目前在南极洲设有14个科学考察站,也是真正意义上唯一拥有破冰船的拉美国家。名为“伊里萨尔上将”号的破冰船曾于1978年在阿根廷军方服役,2007年被大火损毁,预计在2015年完成修复工作。据悉,在俄罗斯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的条件下,阿根廷打算采购第二艘破冰船“尼古拉耶夫船长”号。
何塞称,目前智利已在南极建立了4座常年科考站。智利政府计划拨款1.5亿美元设计并建造排水量8000吨级的破冰船。今年8月,由智利阿斯马船厂新建的用于极地作业的近海巡逻舰也将完工并进入调试期。
巴西于1983年公布“巴西南极计划”,并先后建立了数个进行南极研究的实验室和科研机构。据巴西总统府社会新闻传播秘书处伊娃·罗德里格斯向本报记者介绍,7月23日巴西政府公开招标重建费拉斯少校南极站,该站2012年毁于爆炸和火灾。重建花费约为1.1亿美元,已经有不少国际以及巴西的公司表现出了兴趣。有分析人士称,尽管巴西目前尚未透露购买破冰船的意愿,但其购进可能性极大。
有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开始购买或打造进入南极腹地的科考船,尤其是破冰船。秘鲁计划斥资8000万美元打造本国的破冰船。此外,乌拉圭、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等国都对南极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探索。
但与欧美国家相比,拉美国家对南极的研究依然有一定差距。美国每年对南极研究的投入是整个拉美国家投入总和的3倍。但何塞也指出,如果按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计算,智利、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在南极科考方面的投入仍然遥遥领先于大部分欧美国家。
对南极的研究不仅是为了开发,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
这么多国家耗费巨资对南极进行开发,可见其战略和经济意义重大。首先,从政治角度来说,南极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南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也有众多有待探索的未知资源,这对于生物科学研究、古生物研究等国家科技战略项目至关重要。南极研究所化石实验室的研究员汉科多对本报记者表示,对南极古生物化石等的研究,有助于分析过去大陆板块的移动。该实验室现在拥有在南极发现的唯一一块羽毛化石,非常珍贵。
其次,从经济角度来说,南极拥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藏资源、渔业资源等,开发南极将是未来的一大趋势。目前对南极的研究不仅是为了对它进行开发,也是为了进行更好地保护。何塞指出,目前拉美关于南极的科考项目增长非常快,以智利南极研究所为例,仅上个季度该所71项科研项目,就有52项同南极研究相关。不过他认为南极资源开发技术难度依然很大,几千年来积累下的冰盖,以及诸多的浮冰等都会给未来的资源开发带来挑战。
再次,气候变化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全球议题。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南极冰川在持续消融,未来南极冰盖的融化很可能会影响到陆地,导致部分地区被淹没,如加勒比地区一些面积较小的国家。
(本报智利蓬塔阿雷纳斯市8月27日电 王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