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亿,12家。中国反垄断法终于开始发威了。20日,随着中国宣布对日本汽车配件企业合计开出超过12亿元人民币的罚款,外界对中国“反垄断风暴”的能量有了一次最直观感受。在强调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反垄断罚单”的同时,有外媒注意到,此次受罚的全是日本企业。中国有没有什么“私心”?虽然中方一再强调对内外企业一视同仁,但仍挡不住一些人发出“中国有意打压外企、保护国内产业”的牢骚。这种猜测显然“弱不禁风”,因为中国反垄断法最先“开刀”的是国内企业,而且一些“肇事”外企在欧美等国被处罚的力度更大。除了12家日本企业,最近接受反垄断调查的外企还有一长串,下一个会是谁?多家跨国巨头浮现在媒体眼中,《华尔街日报》称,日企遭受的罚款或许能让奥迪、宝马、奔驰等汽车制造商瞥见自己将受到什么样的惩罚。还有分析将反垄断与中国当前的政治生态联系起来,认为它是中国整体反腐的一部分。《韩国日报》称,随着中国在反腐败领域抓到“大老虎”,现在又开始抓经济领域的“大老虎”。
日企遭受创纪录罚款
中国发改委20日向《环球时报》证实,12家日本企业实施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被发改委处以罚款。发改委在发给《环球时报》的通报中说,近日,发改委对日本住友等8家零部件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8.3196亿元,对日本精工等4家轴承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4.0344亿元,合计罚款12.354亿元。
“中国对汽车产业价格垄断处以创纪录的罚款”,英国《金融时报》以此为题称,近12.4亿元罚款,是中国政府开出的最大反垄断罚单,几乎是去年对6家奶粉生产商6.7亿元罚款的2倍。住友电工被罚最重,为2.904亿元,是其上一年度在华销售额的6%。法新社称,中国发改委表示,这些企业实施垄断价格协议超过10年。12家日企中,汽车零部件企业日立与轴承生产商不二越因主动报告达成垄断协议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免予处罚。这些企业都保证将改正销售政策,遵守中国法律。三菱电机发表声明表示,“对此问题认真以待,将遵守法令”。
《纽约时报》把“最高罚款纪录”与中日之间的“大背景”联系起来。报道说,受罚的全都是日本企业尤其引人关注,日企受罚的大背景是中日因领土纠纷和对历史问题认识不同而关系不断恶化。文章还称,许多全球性大企业在华曾财源滚滚,占据让中国本土竞争对手羡慕的市场份额。不过跨国企业也转让了大量技术,给中国创造大量工作岗位。反垄断严打的同时,外国对华直接投资快速下挫。今年7月外国对华直接投资同比下降17%,今年前7个月外国对华直接投资整体降幅为0.4%。更多分析则将这次处罚与“中国对外资施加压力”扯在一起。日本《朝日新闻》在报道中称,中国政府以日企违反垄断法为由进行罚款,也招致“中国以反垄断法扩大调查范围打压外资企业”看法的形成。共同社20日称,有意见批评中国政府部门加强对外资企业的反垄断调查是“打压外资”,保护国内产业。如果进一步扩大处罚范围,也有可能影响国外对华投资。德国财经网说,在“安倍经济学”停滞不前的时候,日本经济再受打击。
中国是日本汽车业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反垄断罚款将打击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形象。而在中国“咄咄逼人”的反垄断浪潮下,日本很难作出反击,暴露出日本经济的弱点。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2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次对12家日本零部件企业反垄断调查,力度很大,但并不是针对日企的,也不是只调查外资。去年中国就处罚了茅台和五粮液的垄断,并调查了奶粉行业的垄断,对内资企业和其他外企同样照开罚单。相比之下,美国对日企违规行为罚款数额更大,像丰田因为隐瞒安全隐患,没造成安全事故就被罚12亿美元。陈言表示,这次对日企进行反垄断处罚对中日贸易和日本在华投资不会有太大影响。日本对华投资减少和中日贸易增长乏力是近年的一个大趋势,主要原因是日本经济经历了失落的20年,技术革新逐渐枯竭,能够提供的新产品和技术断档。事实上,一些“肇事”日企此前已在世界多国遭受过反垄断处罚。《华尔街日报》20日举例说,日本轴承制造企业精工近期在全球受到一系列罚款,欧盟委员会今年3月也因精工轴承销售行为违反欧盟竞争法而对精工及其子公司处以6240万欧元的罚款。
今年1月,加拿大因精工汽车轴承销售违反加竞争法对其处以450万加元罚款。2013年9月,精工被判违反美国反垄断法,并被处以6820万美元罚款。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过去一年来,制药、科技和食品领域的跨国企业尤其受到中国政府的严查。外企圈子开始越发担心它们被“不成比例地瞄准”。不过中方表示并未区别对待本土企业和外企。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周三表示,中国是法治国家,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管是本土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只要违法就都要被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