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完橡皮筋,第一批订制的1万个钩子也出了问题:吴发现这些用来拉伸橡皮筋在彼此间穿行的钩子尺寸不对,他只好拿锤子一个一个把它们敲打成正确的形状。组装和包装这些产品更是耗力耗时的工作:要把橡皮筋分装成小袋,把不同零件组装成编织板,吴还试图在每套编织机中加入一个编好的手环样品。一开始,他的两个女儿和邻居家的孩子们还来帮忙,但不久,孩子们就对这项单调的劳动失去兴趣。
然而,吴和妻子只能坚持下去,他们没有退路。那投进去的1.1万美元原本是女儿将来念大学的学费。“我不能出任何差错,我知道犯多少错都没关系,但我输不起这笔钱。我只能孤注一掷,这很恐怖,”吴回忆说。
梦想成真
2011年夏,吴和家人开始为彩虹编织机寻找销售渠道。他们走访本地各家玩具店和商场货摊推销,但没人感兴趣,有时还被店主轰出来。吴于是创建一个网站,希望增加销量。他推断,东西卖不出去的关键是没人懂得怎么玩。所以他发动女儿和侄女为他拍摄教学视频放到YouTube上。
开售第一年,仅有零星销量,直到2012年7月,佐治亚州一家“学习快车”玩具连锁店打来电话,愿意试销一下彩虹编织机。他们订了24套,两天后又订了48套。接着,对方下了总值1万美元的订单。吴和妻子盯着电脑里增加的订单,感觉不可思议。他又高兴又发愁,因为手工装配这么多套需要好多功夫。
为应付源源不断的订单,本是全职主妇的妻子变成了彩虹编织机的全职制造商,吴辞去日产公司的工作,把全部精力投入生意。2013年,彩虹编织机得到全球性非营利企业组织“工艺与爱好协会”创新奖,引起了美国工艺品零售巨头“迈克尔斯商店”的注意。这年8月初,彩虹编织机“登陆”全美1125家迈克尔斯连锁店。
迈克尔斯商店执行副总裁法洛·帕帕斯说,彩虹编织机的热销程度比该公司历史上卖得最好的儿童产品还要“好上10倍”。
2013年,彩虹编织机卖出300多万套,吴的“俊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估值约1.36亿美元。公司从吴的自家地下室搬到一个46平方米的仓库,吴雇了9名全职员工和两名暑期工,但他自己依旧起早贪黑地工作。他不断设计新款产品,还推出“美国制造版”的“奇迹编织机”,授权给美国生产商,自己拿版权费。他再也不用担心生产费用超预算的问题。“奇迹编织机”在美国沃尔玛超市有售,供货商是两家美国东海岸的塑料制品公司,周产量约15万套。
吴说:“我每天早上醒过来,还是会问自己:这是真的吗?然后告诉自己这是真的。我真的梦想成真了。”
彩虹编织机如今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品牌。吴要应付订单、打专利权官司,尽管已经没有经济压力,也不比当工程师时轻松。而他减压的方式就是拿出一个彩虹编织机或奇迹编织机来玩。他说:“这个游戏让人放松,一旦掌握其中诀窍,你就会得心应手。在日产公司上班时,有时候忙得头晕,回家后我就会做个手链,来使自己头脑清醒。我觉得玩这个有很多好处。”(沈敏)
相关链接:皮筋惹麻烦
彩虹编织机“火”了,喜爱它的人认为它价廉物美、有趣无害,但事实上,这个玩具的主要配件橡皮筋已陆陆续续惹出麻烦。
前不久,英国一名女医生在网上贴出照片,显示儿子因为戴过紧的橡皮筋手链,手指变紫。今年5月,英国林肯郡一个7岁男孩被哥哥不小心弹出的橡皮筋击中左眼。“他痛得尖叫起来,我当时真吓坏了,”男孩母亲说。男孩左眼内有血块,无法视物,在医院里待了六天,需手术才能恢复左眼视力。遭此一劫,这位母亲已不准孩子们再玩彩虹编织机。
不少学校也对学生下禁令,主要是考虑安全因素,也担心这游戏影响孩子学习。
英国9岁女孩伊莫金·马厄最近在校园里玩彩虹橡皮筋时,不慎将右手中指勒伤变形,不得不戴了一个月的夹板。她母亲埋怨说,彩虹编织机包装上没有任何说明警告孩子们不能用手指编织。“也许有人用它们赚了大钱,但没人事先想到其中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