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美国是否还能“管住”日本

来源:新华国际
2014-08-15 14:00:11

  动态地调整日美关系

  可以看出,战后的日美关系与其说是美国管住了日本,倒不如说美国通过日美关系制度化建设让日本的发展镶嵌在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之中,利益的回报反过来让日本成为了一个忠实的利益攸关方,日本既没有挑战这个安排的能力也没有这个必要。因而,很多专家管住日本的说法,本身事实上是对日美关系的复杂和深度的低估。

  如果说上述三重保险建立在日本处于绝对弱势的时代,那么当上世纪70年代末期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后,如何“管理”一个强大的日本成为美国的新课题。

  上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展现了随着日本经济的抬头,美国开始敲打日本,批评日本不公正贸易,经济封闭,非贸易壁垒众多的情景。但是,美国对应强大起来的日本的做法并不停留在敲打日本,更多的则是因势利导让日本自愿地以新获得的实力为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服务。在安全领域,70年代末期日本政府开始向美国提供“温馨预算”,目前超过了75%驻日美军的费用由日本支付。

  1981年,日本政府宣布将保卫1000海里的海上通道,但在国内压力下不再提及,随后1983年中曾根康弘向美国保证如果发生危机,日本将会有效地封锁三大海峡来阻止苏联,并且说日本是不沉的航空母舰。当美国在经济上打压日本的时候,日本则感到了安全上可能被抛弃的不安,拉住美国的动力驱使日本向美国表示对于同盟的忠诚度和自我努力的决心。但是当中曾根康弘试图修改宪法第九条,却发现美国主导的“吉田主义”又是如此地深入人心。

  冷战结束后,虽然不能否认美国利用朝鲜核威胁和中国崛起强化日美同盟的意图,但是美国成功地让日本人信服,继续坚持日美同盟框架下更多地做出贡献,对于日本来说成本低,收益大的观点。1996年后,日美关系的发展基本上按照上述美国的逻辑得到了有序可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