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美国是否还能“管住”日本

来源:新华国际
2014-08-15 14:00:11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15日发表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张云的文章,题目是《美国是否还能“管住”日本》。文章说,美国副总统拜登7月31日同正在拉美访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通话时,再次重申美国支持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立场,并表示这将有利于日本对地区和全球和平与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今年以来,美国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克里、国防部长哈格尔都在不同场合表示了相同的立场。美国政要对于日本安全政策修改的态度与中国认为这将让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右翼势力猖獗的判断大相径庭。

  对此,中国方面认为美国给日本松绑是为了对抗中国纵容日本右倾化,并且不断地警告美国对日本释放错误信号,将来会引火烧身被迫卷入冲突,美国的做法不仅将会引起地区动荡,最终自食恶果。还有的认为,美国的绥靖没有换来日本的乖顺,日本拒绝“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同朝鲜进行单独谈判,安倍晋三的助手们则在不同场合批评美国等等,还有的则认为美国被日本精心算计,日本正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摆脱美国的束缚,走向可怕的正常国家。中国方面的这些讨论虽然表述各有重点,但核心问题是一样的,即美国是否还能“管住”日本?

  日美关系制度化建设的三重保险

  上述问题的回答涉及到重大的战略判断以及政策选择,需要尽可能排除感情因素。既然预测美国是否还能管住日本,那就意味着默认到目前为止美国很好地管住了日本,我们的逻辑起点也应当从分析美国迄今是如何管住日本开始。与伊拉克,阿富汗相比,日本无疑是美国战争后国家重建最为成功的案例。战后60多年来的日本和平发展的历史与美国主导下的日美关系制度化紧密相连。为此,美国在日本国内精英的配合下通过建立三重保险来防止日本出现失控的可能。

  第一个保险是日本和平宪法。这部宪法在法律上让日本丧失战争权,在道义上法律的前文中将日本规定为一个国际自由主义国家,虽然日本人对这部不是日本人写就的宪法有着民族主义本能的不满,但这部宪法的确保证了日本战后的和平和稳定,这种和平红利进一步增强了日本和平主义国家新认同的形成,从而出现了一种外加式的管制变成内生自律式管制相叠加的情况。

  尽管修宪的呼声一直没有中断过,但是过去几十年一次也没有修改不仅因为修改条件严格,同时也在于国内维护宪法的力量强大。要说服为什么需要修改一部很好地服务了日本利益的宪法需要足够的理由,日本天皇也多次强调了日本战后的繁荣得益于此宪法。现在安倍政府修改宪法解释实际上就是看到了宪法修改很困难而求其次的举措。

  第二个保险是日美安保条约。和平宪法剥夺了日本战争和拥有军队权利,但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对于安全的需求并不会消失。美国通过驻日美军基地交换安保的方式对日本的安全作出承诺(特别是核保护伞),不仅使得日本国内主张自主国防的声音得到了抑制,而且让那些主张中间道路的人有了坚持日美同盟和优先自主防卫路线的底气。日美安保框架就如同是人的生命保险,日本的生存得到了保障。

  作为日美同盟的副产品,日本牺牲了同中国建交的机会,这使得日本对缺乏中国的原料和市场提供的战后恢复感到担忧。为此,美国主导了日本与东南亚的关系发展,形成了美国,东南亚和日本之间的三角经济关系。东南亚满足日本原料供应,美国的市场则为日本的出口提供可靠的保障。

  第三个保险是美国鼓励日本在战后加入美国主导的国际机制。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支持了日本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联合国,1964年加入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作为日本接受美国霸权的回报,日本通过加入这些机制,并且在经济恢复中,重新找到了代替在战争中失去政治大国的国家认同,日本成为了西方经济大国之一,这弥补了日本因为失去政治大国以及在安全上受到美国保护的受损自尊,同时国民获得的物质红利进一步让在美国的安全保护伞下,专注经济发展的“吉田主义”成为了国家共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