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国神社(资料图)
中新网8月15日电 综合报道,“8.15”日本战败日原本是应该让人牢记历史的日子,但近年来每到这天,供奉着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却“迎来送往”,俨然成为政客“秀场”。今年的战败日,日本多名内阁成员前往参拜。虽然出于外交考量,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今年决定暂缓参拜,但仍将供奉祭祀费表达“心意”。安倍并纵容阁僚参拜,反映出美化侵略史、加剧右倾化的企图,国际社会深表担忧。
日本政要频频“拜鬼”将右倾化路线推向高潮
虽然安倍不在8月15日的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但他作为自民党总裁,将自费献上祭祀费“玉串料”。安倍在去年底执政满一年时参拜了靖国神社,招致国际社会一致批评。该次是继2006年小泉纯一郎以来,日本现任首相时隔7年参拜靖国神社。
今年8月5日在记者会上,日本绑架问题担当相古屋圭司称“经常在8月15日参拜”,对参拜态度积极。古屋与总务相新藤义孝、行政改革担当相稻田朋美去年在终战日参拜了靖国神社,预计这3名阁僚今年也将参拜。
此外,今年5月20日,逾百名日本海上自卫队干部等在工作日身穿制服,集体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国内有意见称,参拜之举与规定政教分离的《宪法》第二十条不符。
历史上,日本政客多次罔顾历史,悍然参拜靖国神社,导致日本与中韩等邻国关系陷入低谷,甚至加剧地区局势紧张。1975年8月15日,三木武夫开启了日本首相在“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之先例。
1982年,时任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开始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前往靖国神社祭祀和参拜。同年,日本政府把每年的日本无条件投降日8月15日定为“追悼战亡者、祈祷和平之日”。
进入2000年以来,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分别于2001年8月13日、2002年4月21日、2003年1月14日、2004年1月1日、2005年10月17日和2006年8月15日六次参拜靖国神社,导致日本与中、韩等二战受害国的关系基础严重恶化,关系一度陷入“冰点”。
分析指出,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屡禁不止,激化亚洲邻国间的摩擦,同时也使日本深陷国际孤立,破坏地区和谐与合作。美国方面多次发表声明,对安倍的举动表示“失望”。韩国也表示严词谴责,指出日本领导层对待历史的错误态度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两国关系,希望日本拿出诚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中国外交部也曾多次指出,靖国神社中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日本领导人对待这一问题的态度反映了日本能否正视和反省日本军国主义的对外侵略历史。日本领导人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还有日本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反映出日本现内阁对待历史的错误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