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罪责早该彻底清算
120年后的今天,炮声已停止,硝烟已散尽,但东海黄海依然波涛不断,暗流涌动。战争馈赠给侵略者的红利依旧在被享用,遗留给中华民族的耻辱仍然压在每个有良知的国人心头。
甲午战争是日本挑起的非正义侵略战争,而日本称之“义战”(内村鉴三语)、“文野的战争”(福泽谕吉语),这种强盗逻辑没有在日本受到驳斥。二战以后,日本未能认真清算其对外侵略的历史文化传统,而是将这种传统推尊为“国粹”,丰臣秀吉、乃木希典、东乡平八郎、山本五十六等战犯,被尊之“战神”,视为日本史上的军事英雄,受到顶礼膜拜;佐藤信渊、吉田松荫、福泽谕吉则是广受敬重的思想家,力倡侵华、侵朝的福泽谕吉的头像一直印在万元钞票上。现代日本右翼政治家(从岸信介、小泉纯一郎到安倍晋三等)及右翼文人(三岛由纪夫、石原慎太郎、百田尚树等)强劲地坚持并弘扬这种历史传统,在民众中拥有颇高的支持率,这是必须重视的文化现象。
1943年12月1日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必须归还中国。其后发表的《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明确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1972年发表的《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本重申,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说,《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是战后中国从日本手中收复台湾的国际法依据,也是中日之间解决钓鱼岛归属问题的法律基础。根据这两份文件,日本于1895年甲午战争末期非法窃取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从国际法角度属于中国。钓鱼岛问题,至今还影响着两国之间的关系。
刘江永指出,这120年的第一个60年,日本经历了维新、扩张、侵略的过程,给世界带来了灾难。第二个60年,日本坚持和平发展,实现了自身的繁荣并深刻影响了东亚的国际格局。
如今,是第三个60年的开端,日本在首相安倍晋三内阁的执政下正在迅速右倾化,安倍也公开表示过对伊藤博文的崇敬,事实上安倍内阁与120年前的伊藤内阁是有相似性的。这需要引起世界的警惕。
当年与日本同为列强的西方国家在中日甲午战争的问题上一直立场模糊,许多人认为日本的行为不是侵略战争。在今天的日本,许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有中日甲午战争,老一辈人知道的,也不认为那是侵略战争。
有一点必须说明,日本明治维新之后,迅速走向殖民扩张道路并成为军国主义国家。在这一过程中,中日甲午战争是十分关键的一个节点,这为日后的日俄战争以及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埋下隐患。如果再追溯到16世纪末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半岛,可以看到日本国家思想的一脉相承。日本为何一错再错?这其中值得总结、研究并警醒的东西很多,很多。(潘昱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