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日军偷袭战术:以窥视心态谋求先发制人

作者:黄培荣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
2014-08-13 20:17:00

  ③精心准备,屡屡得手的主要原因

  日军偷袭之战都是在长时间的精心准备下实施的,因此几乎是屡屡得手。

  日俄战争前日本准备了10余年时间。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日本为了得到被俄国强占的中国东北地区,开始了十年的扩军计划。日军参照过去战争经验,针对俄国海军,尤其是太平洋舰队的情况,确定了海军建设发展的方针和目标。并举行过动员及预备集结等演习。1903年,日本海军在海上度过了整个冬天,并进行实弹射击和各种演习。在战术上,日军根据东三省多河川、丘陵的地形特点,确定了以师为基本战术单位,武器装备要求灵活机动性强,并增加了山炮和机枪的比重。此外,为了保证能在战争初期顺利夺取制海权,日本在英国造船厂建造了大批军舰,这些军舰在火力和航速方面都超过了俄国军舰。

  除了精心的战备外,早在日俄战争爆发前,两国就玩弄起各种外交伎俩,假意谈判,但实际上都在加紧扩充军备,以备伺机一搏。由于俄军在总体实力上强过日本,因此,日本决定攻俄不备,一举攻占旅顺口,夺取制海权。再此之前日本已经在对马岛等邻近朝鲜地区集结了1.6万名后备兵,又招募了新兵,在朝鲜仁川、元山等地囤积大量粮煤等军需物资,并让舰队在夜间加紧进行偷袭演练。此外,日本向旅大地区派遣了大批间谍,负责搜集当地的各种情报。日本联合舰队通过情报机构,确切掌握了旅顺口大型俄舰泊于港外的情况,并根据情报制订了详细的偷袭计划。

  1904年2月6日清晨,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在佐世保基地的旗舰上召集舰长会议。会上,每位舰长都分到一张详细标示俄舰队停泊地点及各舰艇位置的旅顺锚地和海湾平面图。东乡平八郎命令联合舰队在当天9时准时从佐世保军港出发袭击俄军舰队,其前期的精心准备成为日本偷袭成功的关键。

  而在偷袭珍珠港之前,日军也做了惊人的战前准备。

  其一,日军藏身择捉岛秘密训练。在当时几乎不为外界注意。1941年11月15日以后,包括航母、战列舰在内共计近40艘日本军舰陆续开进了这个偏僻的海湾。日本还从中国战场召回一批精英飞行员,在鹿儿岛湾、出水、佐伯等8个地方进行秘密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在民房密集的住宅区,从海上俯冲落下,完成投弹动作后马上拉高,以躲避扑面而来的建筑物并做翻滚动作,已接近于特技飞行了,但飞行员们并不知道这样训练的目的。这些都是为偷袭珍珠港的专项训练,珍珠港的入口狭窄,军港背后就是高山和各种楼房,攻击机在完成投弹后必须做出一系列的机动规避动作,不但动作惊险,精度还要求极高。

  其二,详细部署计划增加了偷袭成功概率。1941年11月23日,在日军机动部队的旗舰“赤城”号航母上,日军召集两轮会议,一是研究日本舰队的海上行动方案,关注焦点是如何在到达目的地前确保美方不会发现日本机动部队的行踪;二是研究战机实施攻击的行动方案,关注焦点是如何进行协同配合,发挥出最大攻击效果。会议对袭击珍珠港作战的诸多关键问题作了明确,但其最大成果是选定了由阿留申群岛南下的北方航线作为日军偷袭的航行路线。经过激烈讨论,多数人认为,北方航线风高浪大、气象条件恶劣,航行和加油困难,商船少有航行,因此可以达到隐蔽效果。其他两条航线,无论怎样努力也很难达到奇袭目的,一旦被对方察觉,整个作战计划就会破产。因此,日军最后决定取道把握较大的北方航线。

  其三,不宣而战达到偷袭效果。除了军事上的隐蔽行动,日本在外交上也放了一连串的“烟雾弹”。日本连续派出外交人士,与美国大谈和平的重要性,又大张旗鼓增兵中国东北,做出攻打苏联的准备;甚至在偷袭发动前几天,日军还组织了3000多名军校学生打扮成海军的模样,大摇大摆地参观东京市容,给外界一副日本海军无所事事的样子。1941年11月26日,美国国务卿赫尔向日本提出了一份《美日协定基本纲要》草案,即所谓的“赫尔备忘录”。而就在同一天,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海上编队已经秘密启航。按照国际惯例,日本对美国宣战书必须于攻击前30分钟送到,可不知什么原因,日本人的最后通牒直到华盛顿时间12月7日13时40分才递交,此时珍珠港战斗已经打响10分钟了。

  此外,日军有200名间谍很早就隐蔽在珍珠港,他们从各方面搜集珍珠港的天气、水文、地形和美军基地、飞机、舰艇部署等情报。在发动袭击前一个月,日本海军总部根据间谍的情报对美军停泊在珍珠港的舰船总数、不同类型舰船的数量和舰名、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停泊位置、希卡姆和惠勒机场的飞机机种及数量等大量机密已经了如指掌。进入12月后,日本海军掌握着珍珠港中美军舰队每天的动向,精心的情报工作成为日军行动成功的关键因素。

  ④有一个喜好偷袭的邻居,我们应提高警惕

  当前围绕中日钓鱼岛之争,日本的军事准备为时已久。在日本出版的《军事研究》中,曾有一篇名为《自卫队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岛)反击计划》的文章,其中描述了“一旦中国军队驻防钓鱼岛后,日本自卫队反击作战的详细计划”。的确,面对一个“惯偷”的邻居,我们必须对其偷袭心理和战术进行周密分析,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

  其一,从日本的多次偷袭行动分析,日本以窥视的心态度量世界格局及自身处境和发展,通过偷袭获得在战术上的一时胜利,但却失去了在战略上的、长期的胜利,可谓“胸无大局观”,这种做法甚至与其国家政治利益相抵触。珍珠港事件后,日本盟友希特勒曾暴跳如雷,认为这将是二战的转折点。的确,“珍珠港事件”直接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并最终导致法西斯的失败。如果当时日本遵从所谓轴心国的“大局”,即进攻苏联而不是美国,今天的世界格局很有可能就是另一个样子了。

  其二,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回看日军偷袭方式,无多少规则可言。偷袭旅顺港时,日军选择驻旅顺的俄太平洋舰队多数军官参加宴会时发起;偷袭珍珠港时选择美军戒备最松懈的星期天清晨,即使是最强大的陆军或空军都可能存在诸如此类的致命弱点,而善于钻营的日本人恰恰会抓住并巧妙利用了对手的这些弱点。因此,日本在钓鱼岛之争上很难说会采用什么样的偷袭方式,因此,只能时刻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

  从目前的国际格局来看,日本依然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盟国,服务于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利益。但美日关系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一旦彼此核心利益发生冲突,双方都会撕下面纱。以日本狭隘记仇的民族性格,势必会以惯用的“偷袭战术”反噬昔日的“盟友”。如果日本企图彻底摆脱美国的控制,采取偷袭的方法,突袭冲绳、关岛即可把美国驻亚太60%以上的力量消灭,而且一旦行动,成功概率会很高,不知美国“五角大楼”的将军们或是华盛顿的“智囊们”有没有应对之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