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埃博拉(图)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4-08-13 00:00:00

记录埃博拉(图)

记录埃博拉(图)

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数据截至8月6日)王子维 制图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一旦被感染,有很高的死亡率——达50%至90%。埃博拉病毒通过体液传播,包括汗液、精液、眼泪、唾液等。

  历史上的埃博拉

  埃博拉病毒并非新病毒,约40年前,它就开始展露狰狞面目。

  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苏丹南部,造成苏丹恩扎拉镇一位棉花加工厂员工死亡。时隔两个月,与苏丹相邻的刚果(金)(旧称扎伊尔)北部埃博拉河畔的一处村庄也出现同样的可怕病例,而且蔓延速度极快,短时间内即令周边55个村庄生灵涂炭,“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

  1979年,埃博拉病毒肆虐苏丹。苏丹的恩扎拉地区发病33例,死亡22例。两次“暴行”后,埃博拉病毒随之“销声匿迹”,直到1994年在加蓬发现此病例。

  1995年1月起,埃博拉在刚果(金)爆发。1995年4月,刚果(金)基奎特市及其周围地区发生的埃博拉瘟疫造成发病315例、死亡245例,继发病例多为治疗和护理人员。1996年2月至1997年1月,埃博拉病毒在加蓬北部流行。

  2000年,苏丹和刚果(金)的邻国乌干达首次出现埃博拉病。之后的2001年10月至2002年3月、2002年12月至2003年4月底、2005年4月至6月,埃博拉病毒又在刚果(布)和加蓬造成多例病人感染和死亡。

  西非风俗或加快疫情恶化

  迄今为止,科学家已找到了5种变异形态的埃博拉病毒,尽管此前的多次爆发都得到控制,但是它从未被彻底消灭。如今,这种病毒在非洲大陆又一次卷土重来。

  此次疫情的发生和扩散被认为与人类的狩猎活动和当地参加病死者葬礼的传统有关。在疫区,很多被检测出阳性的人都曾参加他们病死亲人的葬礼。感染埃博拉病毒而亡的人,尸体仍然在分泌液体。在乌干达,人们会在人死后用毯子包裹尸体,吸干尸体分泌的液体,这种习俗加快了病毒传播的速度。

  除此之外,脆弱的公共卫生系统、资源的匮乏、感染控制措施不当以及对医护工作者的不信任等均造成了负面影响。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