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廉物难美?
如今20多年过去,时光证明史密斯的创意经得起市场考验。今年4月,“一镑店”在伦敦上市,市值高达7.5亿英镑。公司计划将连锁店数量翻一番增至1000家店,并进军欧洲其他国家市场。
尽管不再是“一镑店”的主人,史密斯依然热衷于挖掘“便宜货”中的商机。他近期开设网站poundshop.com,把“一镑店”开到了网络上。
网店的广告语是“是的,还是一律只卖1英镑”,对应“一镑店”实体连锁店的广告词“是的,一律只卖1英镑”。
网店销售的产品五花八门,除了日用品、食品、饮料、服饰,还有宠物用品、玩具、电子烟、药品、成人用品等等。
不过,这些以低得不可思议的价格出售的商品,其质量究竟怎么样?
《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卡米拉留意到,采访过程中,史密斯戴着的一副墨镜突然散架,碎片掉落在他脸上。而这副墨镜正是“一镑店”网店的产品。
“我总这么笨手笨脚,”史密斯急忙为自己销售的产品“辩护”,“一副500英镑的眼镜也被我这样弄坏过。”
事实上,对一些商品而言,低价确实难保高质。多年来,“一镑店”接到过不少消费者批评和投诉,部分商品因存在安全或健康隐患,而被召回、下架。
2006年2月,“一镑店”被迫召回一款汽车助推启动导线,因为这款产品被发现内部电线过细,使用中易过热熔化,可能导致火情。
2008年10月,一款万圣节女巫帽被查出含有对幼儿有害的化学成分,被悉数召回。
2012年10月,苏格兰的一位顾客从“一镑店”出售的一袋棉花糖里吃出一片锋利的金属物。
尽管如此,一英镑这样实惠的价格依然能对消费者构成极大吸引力。英国一项市场调查显示,99%的受访消费者认为“一镑店”值得推荐。
史密斯显然很明白这一点。他的网络版“一镑店”上线第一天即销售火爆,大量订单涌入,导致网站一度崩溃。(张代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