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复活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明治神话”在日本进一步抬头。特别是安倍在推行其军事、外交政策时,经常喊出“危急存亡”“安全严峻”“保护盟友”“积极和平”等口号,让人们想起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期间日本统治集团惯用的术语。
1894年,明治天皇在对清朝的宣战诏书中,就赫然打着“和平”的幌子;在安倍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案中,也是到处可见“和平”字眼,这恐怕绝非巧合。而安倍政权将“安倍经济学”视为“富国强兵”的工具,捡起的还是明治时代的旧梦。
甚至在煽动民意和引导舆论方面,一些做法也与120年前似曾相识:右翼势力和一些媒体煽动“厌华憎韩”风潮,安倍当局则别有用心、不断释放误导和恶化民众情绪的信息,并在国际场合歪曲事实,大打舆论攻势。
一位对战争有悔悟的老兵冲松信夫,不久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安倍上台后提出“夺回日本”的口号,其语境中的“理想日本”“美丽日本”恰恰是明治时代的日本。日本人至今仍把明治维新当成日本近代史上的成功典范教育后代,却鲜少认识到其中潜藏的军国主义危险。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甲午战争120年后的今天,宣扬侵略战争历史的两座石灯笼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日本军国主义曾给世界和日本带来的巨大灾难。在右翼道路上越走越远的安倍政权,如果继续一意孤行,陶醉于危险的“荣耀”,日本就有可能重蹈覆辙,给地区和平稳定造成危害。世人须对此保持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