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峰会在巴西召开,直接促成中俄元首分别对拉丁美洲进行令人浮想连翩的访问。两位元首2014年7月的拉美行程几乎是重叠的,只是时间顺序颠倒了过来。
俄罗斯总统普京已先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展开拉美之旅。他首站到访古巴,之后访问阿根廷、巴西。不过他在飞往阿根廷途中临时改变计划在尼加拉瓜短暂停留,对这个公开承认南奥塞梯、阿布哈兹独立并明确支持俄吞并克里米亚的中美洲小国给予外交回报。
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的第二次拉美之行将依次到访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古巴。他还将利用国事访问的间隙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成员国首脑举行集体会晤。
他们两人的访问路线将在巴西交汇,共同见证和推动金砖集团发展进程中的又一历史性时刻,并在那里举行今年以来的第三次习普会。
借助双边传统渠道和多边新兴平台,中俄各自的拉美外交势如破竹,就像两股各自蓬勃生长却又枝条缠绕的藤蔓,改变着拉美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俄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拉美最大的武器供应商,正谋求与拉美国家能源合作的新突破。中国则成为多数拉美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和头号出口市场,中拉农业、能源、电力、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进展迅速。
相对而言,美国在拉美的影响力处在无可遏止的下滑之中,这种下滑历时已久,有着深刻的地区内部思潮变化与利益扭转背景。尽管拉美地区看华盛顿脸色行事的新自由主义政权仍然星罗棋布,但务实新自由主义和务实左翼的地盘不断扩大,拉美的整体左转趋势有目共睹,针对美国的利益独立性和民族主义情绪迅猛发展。
造成美国影响力不断下降的另一原因在于美国自身。这个超级强权遭遇空前严重的内外问题,不得不专注于中东、亚太和欧洲事务,对拉美已是无暇深耕。尽管美国有心拢住拉美,重新开始重视美洲自由贸易区建设并承诺将把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扩展到拉美,但相对于中国不含意识形态色彩、急拉美国家发展之所急的合作项目,显得心不在焉且缺乏现实号召力。
今天拉美国家眼中的美国更像是给该地区带来深重灾难的新自由主义经济路线的强加者、区内政治危机的阴险渗透者和最大的毒品买家,私利主导下的美国对拉美政策令地区国家产生严重的腻烦、离心倾向。
自1823年门罗总统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美国逐步确立在拉美的绝对影响力以来,人们习惯于将这一地区比作美国的“后院”,但严格来讲,至少在经济领域,美国对拉美控制力的现状已难符其实。国际矿能市场的有利变化和亚太市场的日趋重要为拉美国家的对外政策提供了新的自主选项,“太平洋意识”正从战略上消蚀着拉美国家的对美依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