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渔业纠纷内藏多少无奈?韩或因萨德开始严抓

作者:范凌志 冯羽 金惠真 来源:国际在线
2016-11-08 11:19:52

中方做了大量工作

对于渔民出海,中方渔政部门如何管理?《环球时报》记者走访了威海荣成市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某中队,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对于正规渔船,我们用北斗系统进行24小时监控,随时提醒渔船,赴韩方一侧水域必须合法捕捞,遇到韩国海警要配合检查,不要发生冲突。”

该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有渔船没有入渔证却闯入需经许可才能进入的区域,中方会立刻提醒渔船回来,“当然肯定有无证渔船出海偷鱼,但这是极少数,国家在严厉打击”。

对于渔民有关“捕鱼证要花大价钱”的说法,这名渔政工作人员说,国家发放捕鱼许可不收钱,但现在渔民都在私下交易转手,把价格炒起来了。“比如,省里今年给了300艘入韩方过渡水域捕鱼的资格,我们采用什么办法呢?抓阄,这非常公平。如果渔民要转卖,一定要向我们报备。”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2016年实施中韩渔业协定有关问题的通知》,2016年韩国许可我国渔船进入韩国专属经济区管理水域的作业船数为1600艘。

“入渔的船只数量基本呈递减趋势。”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所长李国强对《环球时报》说,“以前最多时能达到四五千艘。”

为解决问题,唐议认为,从立法角度看,应尽快推进《渔业法》的修改,完善国内捕捞业管理的法律制度。刘丹说,治理环境污染需要中国自己下内功,比如有关《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修法工作,这是长期解决渔业资源匮乏、解决渔业纠纷治标又治本的办法。

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说到落实相关措施时,也都提到存在一定困难。唐议表示,渔船数目庞大,大多时间在海上,很少靠岸,或者靠岸后很快离开。刘丹认为,从各国海上合作经验看,联合巡航是解决中韩渔业纠纷比较好的办法之一,“但这取决于政治意愿。现在由于‘萨德’问题和韩国政治环境,解决的气氛不是很好,不是能短期解决这么简单”。

渔民转产转业是经常被提及的措施,但他们受技能所限也是难题。李国强提到:“渔民一般没有土地。即使他们转产转业,也可能导致运输、冷冻、贮存等整个产业链的动荡。”

唐议强调,渔业纠纷有历史形成的深刻社会、经济等原因,不能简单认为加强执法就能解决问题,严厉的执法可能产生更为激烈的新矛盾。

(原标题:中韩渔业纠纷内藏多少无奈?韩或因萨德开始严抓)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