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您任职伊始,就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改革方案,承诺要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而今夏因股市波动采取的救市措施看起来似乎跟贵国的改革承诺背道而驰。您觉得政府干预救市的必要性有哪些?在未来的几个月乃至更长一段时间中,中国在经济改革方面还有哪些我们值得期待的举措?《人民日报》等一些官方权威媒体都有报道称目前的改革遇到了一些阻力。您觉得阻力来自哪些方面?
习近平: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简言之,就是“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
股市涨跌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一般情况下政府不干预。政府的职责是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股市长期稳定发展,防止发生大面积恐慌。前段时间,中国股市出现了异常波动,这主要是由于前期上涨过高过快以及国际市场大幅波动等因素引起的。为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中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遏制了股市的恐慌情绪,避免了一次系统性风险。境外成熟市场也采取过类似做法。在综合采取多种稳定措施后,市场已经进入自我修复和自我调节阶段。发展资本市场是中国的改革方向,不会因为这次股市波动而改变。
2014年,我们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此外有关部门还完成了108个改革任务,各方面共出台370条改革成果。今年以来,我们已经推出了70多个重点改革方案。9月15日,我们讨论通过了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加快完善价格机制、鼓励和规范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等改革方案。我们今年确定了100多项重点改革,还要继续出台一批重大经济改革举措,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改革举措往前排,将在财税、金融、开放、司法、民生等领域集中推出一些力度大、措施实的改革方案。
中国这一轮改革是全面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经过努力,一些多年来难啃的硬骨头啃下来了。这些改革是真动了奶酪、动了真格。改革必然会触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改变一些人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当然会有难度,不然就不叫改革了。所以,我说过,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改革关头勇者胜。同时,改革要扎扎实实干,想入非非不行,哗众取宠不行,蜻蜓点水也不行。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实现改革目标,风雨无阻,勇往直前。
《华尔街日报》:中国政府正在就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储备货币篮子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讨论。今年8月人民币汇率的贬值也被看作是迈向更为灵活汇率形成机制的重要举措,但此举同时也吓坏了全球市场。中国是否会完全放开资本账户,使人民币成为能够自由兑换的货币?您是否担心中国外汇储备的下降以及资本外逃?
习近平:中国一直在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这次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就是其中一步,加大了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做市商对人民币汇率走势预期明显分化,使得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和市场汇率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偏离。完善中间价报价使中间价形成更加参考外汇市场供求关系,从机制上防止中间价和市场汇率持续大幅偏离。8月11日中间价报价完善以来,偏差矫正己初见成效。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看,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会继续朝更加市场化的方向迈进。
中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提出了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目标。20多年来,中国一直在朝着资本项目可兑换方向努力。目前,人民币资本项目完全不开放的交易已经不多,中国正在稳步有序向前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相关工作。
近期,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下降,主要反映了境内银行、企业、个人等本外币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调整。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部分外汇资产由央行转向境内银行、企业等机构及个人持有,如今年前8个月境内银行各项外汇存款余额增加569亿美元,其中8月份增加270亿美元。二是境内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增长较快。三是境内企业等市场主体稳步减少境外融资,有助于降低高杠杆经营、货币错配等风险。这些变化都属于正常的资本流动,在适度可控的范围内。真正以长期投资为目的的外方投资者仍在进入中国。中国外汇储备依然充裕,在世界范围内仍属于很高水平。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中国外汇储备有所增减是正常的,不必过分担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