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7月13日电(尹晓亮 字艳菊)2015年7月4日,日本与湄公河流域五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简称日湄双方)在东京举行了第7届首脑峰会,并通过了今后三年内促进日本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合作的“新东京战略2015”(简称新战略)。新战略中日本承诺“今后三年日本将对湄公河地区实施7500亿日元规模的援助”,从内容上看,新战略与以往相比,主要体现出以下五方面特点:
在硬件方面,强调基础设施建设。日湄双方鉴于湄公河流域国家对庞大基础设施的需求,认为推进区域内“高质量基础设施”的建设极为重要。对此,日缅泰三国达成合作协议,将投资500亿美元重点打造“土瓦经济特区”,并希望通过该项目的开发来带动湄公河流域的整体发展。在交通方面,日湄双方将在海、陆、空三个方面加大合作的力度与规模。①陆地方面,通过建设东西经济走廊以及南部经济走廊、合作建设铁路、兴修高速公路等措施,加强与南亚次大陆的连接;②海洋方面,通过开发建设产业园区型港湾、“土瓦经济特区”等方式,加强与南亚次大陆的联系和内陆水运交通;③空运方面,双方将开通定期航班和直达航班。
在软件方面,强调加强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双方一致认为要实现湄公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软件方面合作也极为重要。在软件的连接方面,双方认为应在以下三个层面加强合作:加强“制度的连接”建设(如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及知识产权制度、促进海关及邮政制度的现代化、优化入港手续等措施,推进制度间的衔接);加强“经济的连接”建设(如通过调整投资环境、提高法制化建设等措施,加强经济方面的连接);加强“人与人的连接”建设(双方将通过加强体育、文化、自治体、观光、媒体等领域合作进一步促进人与之间的连接)。
在可持续性开发方面,日本承诺将在防灾、气候变化、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对湄公河流域五国进行援助。具体措施包括:鉴于湄公河国家今后用电需求将日益增长的情况,并结合该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的现实,日本将在煤炭清洁技术、节能技术及可再生能源技术等方面协助湄公河流域国家进行开发和利用。
在国际合作方面,湄公河流域各国欢迎相关国家、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对湄公河流域进行开发援助,希望在以下不同合作框架中进行相互协调与配合。例如,日湄双方决定,将积极与国际机构(开发性金融机构)、联合国、非政府组织、主导东南亚地区项目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大湄公河次区域(GMS)、亚洲开发银行(ADB)、世界银行、东亚·东盟经济研究中心(ERIA)等机构进行合作,并肩开发湄公河地区。
在地区与国际形势方面,双方在强调海洋是国际公共产品的基础上,重申在保障区域性海洋安全和海上运输安全方面加强合作的重要性,并不指名批评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填海造岛行动“使本地区的局势进一步复杂化,可能有损信赖与信用,破坏本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
那么,为什么日本迅速提升了对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合作水平呢?事实上,日本主动介入湄公河流域是有其诸多动机的。
其一,争夺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合作的主导权。湄公河流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尚待开发的处女地”,被认为是一个拥有巨大开发潜力的地区。日本加大与该地区的合作,一方面可以配合本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向湄公河五国推销高速公路、铁路、节能和电力设施,从而改善日本经济的低迷状况,提高“安倍经济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缓冲与稀释中国提出的“一路一带”战略及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对湄公河流域国家的影响力,进而巩固本国在本地区的传统经济势力。
其二,谋求实现“政治大国”战略。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日本一直试图从根本上“告别战后”改变国际政治上的侏儒地位,以一个政治大国的姿态,处理和主导国际事务。特别是在“入常”问题上,日本认为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的经济合作越紧密,就越能够在政治上捆绑湄公河五国,从而获得进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认同和支持。
其三,配合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从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中抽身之后,制定了重返亚太的“再平衡”战略,并有意建立由美国领导的“亚洲版北约”。在此背景下,美国对日本在东亚的作用和定位也进行了相应调整。美国过去一直担心日本在东亚地区构筑自己的势力范围,从而挑战美国的领导权。但是,9▪11事件后,美国希望日本以主导者的身份参与东亚事务,能在东亚的经济和政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日本推出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合作也是在配合美国的东亚战略。
其四,稀释中国“南下”的影响力,并试图介入南海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了与湄公河流域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不断拓展东南亚和南亚市场,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周边环境。然而,日本不甘心在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合作进程中落后于中国。对此,日本一方面高调鼓吹“中国威胁论”,故意在中国周边地区对中国进行“妖魔化”;另一方面,肆意煽动和挑拨中国与越南等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矛盾,无偿赠予越南海上巡逻船,支持越南等国的海洋安保。
综上所述,日本之所以要通过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合作的“2.0版”战略,目的是要博得湄公河流域国家信赖,与中国在湄公河流域的基础建设、高铁设施等项目的竞逐中占据优势,从而对冲、围堵和弱化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一带一路”战略。在全球化的时代中,日本的战略举措未必是最好的选择,日本应清楚地认识到在湄公河流域,中日之间如果产生正面对抗的话,将不会有赢家。或许,彼此在相互博弈中,寻求一种共处、共赢之道才是明智之举。同样,中国也应该以理性的态度看待湄公河流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要站在更高和长远的立场上,积极参与湄公河流域的大国间合作与协商,坚持有序竞争,避免对抗冲突。
(作者:尹晓亮 字艳菊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