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共外交遇上微博:让中国网络外交成为可能

作者:刘梦阳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1-30 14:06:04

当公共外交遇上微博:让中国网络外交成为可能

1月29日,察哈尔圆桌“微博外交理念与实践策略”在京举行。(供图:察哈尔学会)

中国日报网北京1月30日电(记者 刘梦阳) “‘微博外交’是一种基于社会网络环境、人人可以参与的全民外交。”“在海外社交媒体上,中央媒体不能再将其账号当做一个‘信息发布平台’,而是一个资讯服务又能制造话题,又能推动讨论的网络互动平台,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对外的网络外交成为可能。”

1月29日,察哈尔圆桌“微博外交理念与实践策略”在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钟新携其最新著作《微博外交理念与实践策略》,与察哈尔学会多位研究员及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龚建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际联络局处长朱承铭、新浪政府事业部总监张跃颖等嘉宾探讨公共外交在移动平台上的理念和实践,圆桌会议由察哈尔学会秘书长兼高级研究员柯银斌主持。

钟新于2015年初出版的新著《微博外交理念与实践策略》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对5个外国驻华使馆、4家外国媒体、4家外国企业、4个外国非政府组织,3个外国人五种类型共20个国际行为主体的新浪微博账号各自的表现、共同的传播特点与公共外交的意义进行跟踪分析,以期可供中国不同国际主体的公共外交实践参考。

钟新将“微博外交”描述为一种基于社会网络环境、人人可以参与的全民外交,她介绍了可能赢得“微博外交”时代信息竞争的“三心”策略:“‘有心’采纳应用新技术检验行为主体的前瞻性战略思维;‘用心’经营新平台,需要国际行为主体知己知彼,深刻理解自身目标语优势资源、深刻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深刻理解传播平台的特性;‘耐心’实施‘关键建构’、‘品牌建构’,两个行为主体之间从没有关系,到建立弱关系,到形成‘强关系’需要耐心,品牌建构也需要长期积累。”

随钟新一同与会的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微博外交理念与实践策略》合著者黄超则提出:“在海外社交媒体上,中央媒体不能再将其账号当作一个‘信息发布平台’,而是一个‘资讯服务+制造话题+推动讨论’的‘网络互动平台’。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的网络外交成为可能。”

现场讨论氛围热烈融洽,公共外交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出版业、媒体、政府人士皆围绕着“外交2.0”、“微外交”等新概念各抒己见。正如朱承铭所言:“微博只是一个形式,2.0的新型公共外交,实际上是一个传播理念的进步,根本的核心还在公共外交,那么公共外交其实每个人每天有意或无意地去做,都做了很多,关键在于说清楚几个根本的核心问题,也就是世界对于经济中国的发问。既要解释清楚一些根本性问题,同时还要借助最先进的传播手段,我觉得我们未来公共外交也好,‘微博外交’也好,都会进一步发展。”

(编辑:高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