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 中国低调应对“全球最大经济体”称号

作者:信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4-09-29 17:00:58

中国日报网9月29日(信莲)报道,按照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缩写PPP)计算,中国在29日当天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不过,对于在即将迎来建国65周年之际获得“第一经济体”称号,中国的反应十分冷静低调,中国主流媒体也并未做跟进报道。

世行:中国经济规模今超越美国

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斯德哥尔摩《瑞典日报》的消息,中国经济最近30年的每年经济增长率都在10%左右。在13年前,中国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四年前,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按照世界银行的计算,29日中国便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退居第二。

瑞典北欧斯安银行经济部门主任博格奎斯特分析指出,如果以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计算,中国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则是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得出中国经济规模今年超越美国的结论。

报道称,博格奎斯特表示,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一直强调和推动要改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话语权。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其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从而改变现在的情况。权力的制衡也将出现变化。

外国专家:中国或打破美国纪录

“中国今年超越美国成世界头号经济体”这一说法来自世行4月29日的一份报告。该行的“国际比较计划”按照PPP计算GDP数据,结果发现,中国的经济规模在2011年已达美国的86.9%,加上2011年至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了24%,美国仅增长7.6%,中国GDP超美今年有望实现。

博格奎斯特预测,如果没有不可预测的情况发生,未来几年中国将会一直处于世界经济的首位。长期而言,也许印度或者印度尼西亚有可能挑战中国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自从1872年超越英国后,140年来一直占据世界最大经济体的位子。但是,他认为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很有可能会超越美国曾创下的140年的纪录。 

中国低调应对“第一”称号 

对于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一,《联合早报》29日发表评论文章称,中国不必过度在此上面“较劲”,也不要过度在乎经济总量问题。经济总量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更应该看中其背后的质量和效益问题。

评论指出,从居民收入来看,中国居民平均年收入只是美国居民的十分之一左右。美国居民收入占到国民收入的七成,中国居民收入仅占四成左右。这种经济结构和经济质量才应该是赶超美国的真正目标,而不是过度在意经济总量。

事实上,中国对获得“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称号十分低调,中国主流媒体也未大肆渲染。《联合早报》报道称,人民网在对相关消息进行了报道之后,中国官方主流媒体并未跟进报道。

《联合早报》称,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新华社28日则援引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称,新中国成立65年来,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统计显示,1952年GDP只有679亿元,1978年增加到3645亿元,居世界第10位。1986年超过1万亿元,1991年超过2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2010年达到40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12.3%,达到56.8845万亿元,人均GDP由1952年的119元增加到2013年的4万1908元。但报道中并未提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背景资料:

购买力平价法也叫国际比较项目法(ICP),是以国内商品价格同基准国家同种商品价格比率的加权平均值为购买力平价计算的。ICP是由联合国统计局、世界银行等组织主持的一项旨在提供GDP及其组成部分的国际一致价格和物量的跨国比较体系。其基本思路就是通过价格调查并利用支出法计算的GDP作为基础,测算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真实比率(以PPP为货币转换系数),从而取代汇率,把一国的GDP转换成以某一基准货币或国际货币表示的GDP。 购买力平价法比按照现行汇率简单折算的各国名义GDP更加真实、客观和完善。但是,由于计算复杂,联合国、世界银行等都尚处在研究阶段,因此,利用购买力评价法比较各国经济总量的做法并不普及。

延伸阅读:

世行报告称中国今年或超美国成全球最大经济体

中国经济今天超美国?专家:核算过程有夸张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