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伊拉克北部攻城略地的极端武装“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6月29日在互联网上发表声明,宣布在横跨叙伊边境的广大区域建立一个伊斯兰教国家。(资料图片)
中国日报网7月10日电(欧叶) 据美国媒体7月9日报道,伊拉克官员表示,位于该国首都巴格达西北部的一处大型前化学武器生产设施落入极端武装组织“伊斯兰国”的控制中。据悉,那里贮存有2500枚装有致命性神经药剂的化武火箭以及其他化武战剂。
“穆萨纳”遭侵占
8日,伊拉克驻联合国代表默罕默德•阿里•哈基姆写给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一封信被公开。
信中写道,“武装恐怖组织”于6月11日进入距离巴格达不远的前化武生产设施“穆萨纳”(Muthanna),扣留了保护此处设施的多名官兵并夺走他们的武器。第二天上午,有关官员通过摄像监控系统发现部分化武设备遭到洗劫,但此后不久“恐怖分子”关闭了整个监控系统。
哈基姆称,由于“穆萨纳”设施被侵占、当地安全局势不断恶化,所以伊拉克“无法履行销毁化学武器的义务。不过,他承诺一旦伊拉克的安全局势出现好转、伊政府“重新获得‘穆萨纳’的控制权,伊拉克将继续履行销毁义务。
存有大量化武
在信中,哈基姆还特别指出“穆萨纳”设施内的13号和41号仓库遭极端武装分子占领。“穆萨纳”设施位于巴格达西北部56公里处,曾用于生产多种神经毒气。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称,该设施的产量在两伊战争期间达到峰值,1987年和1988年分别产出209吨和394吨沙林毒气。上世纪90年代初,这里被用来销毁伊拉克的化学武器。
2004年,联合国发布了一份报告,详细阐述销毁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项目的情况。报告称,13号仓库内存放了2500枚1991年之前制造的、填充有沙林毒气的122毫米化武火箭,以及180吨可被用来制造神经性毒剂塔崩的剧毒化学品氰化钠。
不过,根据报告所述,1991年2月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13号仓库曾遭爆炸袭击,所以仓库内的火箭“部分被毁或受损”,同时,“质量低劣”的沙林药剂经过多年储存之后,其效用将会“大大削弱”。至于装过塔崩的容器,全部都经过了去污处理,不大可能留下残留物,但“去污剂的残渣中含有氰化物,这仍然是一个隐患”。
在41号仓库里,储存有2000枚155毫米“空心”炮弹,605个一吨装容器以及大量建筑材料,而这些全部曾被芥子毒气污染。报告指出,尽管芥子毒气的残留物不能再被用作化武,但仍可装入炮弹内、成为“毒性极高”的武器。
(编辑:信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