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制
我们为什么会变老呢?“每天我们都在变老,而且这是不可逆的,”沃佩尔解释说:“久经积累,这种不可逆所造成的影响就会引发增龄性的疾病。”这并不是所有生物体共有的特性。例如水螅——一种单细胞、类似于海蜇的生物,就有能力修复自身所受到的破坏,并可以轻而易举地退下难以修复的细胞。但对于人类来说,受损的细胞更能引发癌性肿瘤。
“水螅分配资源主要是为了修复细胞,而不是再生,”沃佩尔说,“相比之下,人类主要直接利用资源以再生,这在物种层面上来讲是不用的生存阶段。”人类可以生长的很迅速,也可能在年轻时死亡,但我们惊人的生产里可以克服这种高死亡率。目前,婴儿的死亡率已经很低,所以没有哎再生方面必要投入过多资源,沃佩尔说道。他表示:“实际上,我们需要调节修复,而不是将能量转移到如何变胖上。尽管没人知道怎么做,但理论上这仍然是可行的。”如果我们可以捕捉到这种缓慢进行的细胞损坏,也就是所谓的无形的衰老过程,那么也许就不会有年龄上限的存在。如果事实正是如此,我们就根本没有死亡的理由。
水螅几乎可以修复它所有受损的细胞,并脱落掉那些受损严重的细胞。
“一个可以自由选择死亡的世界是美妙的。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被判了死刑,尽管大多数人都没有做什么值得一死的事情。”根纳季·斯多耶罗(Gennady Stolyarov)说道。他是一名超人类主义哲学家,也是《死亡是错误的》一书的作者。这本书是一本备受争议的儿童类书籍,鼓励孩子们反对宿命论关于“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这一说法。他本人也不赞同长寿一事可以单单靠技术力量,充足的资金和人力就可以解决的。
改革的代名词
一个技术方面的主要障碍就是染色体端粒。每当细胞分裂的时候,这些染色体端粒都会变短,使细胞再生次数受到限制。并不是所有动物的端粒都会缩短,水螅就是其中之一。然而,这种限制也会有一定的好处。偶然发生的基因突变并不会使分裂的细胞端粒变短,而是使细胞系“长生不老”。不过,如果难以控制的话,这些永生的细胞对于主人来说却是个噩耗,会导致癌细胞肿瘤。
“每天,世界上都有15万人死去,其中三分之二的人都死于衰老引发的疾病,”斯多耶罗告诉我说,“所以说如果我们可以加速科技的发展,并在某一天克服了无形的衰老,那么我们将会拯救10万人的生命。”在陈述在未来25年中会有50%的几率克服无形的衰老这一论断时,作者引用了老年医学理论家(生命延续领域的知名人士)奥布里·德·格雷(Aubrey de Grey)的一句话:“在我们受到衰老带给我们最坏的影响之前,会有好的机遇在我们有生之年发生的。”
“在25年内克服衰老是可能的,”沃佩尔说道,“但又是极没希望的。”他又解释说,通过迅速发展医疗事业的确可以很快延长人类的寿命。但他也同样警示说,未来我们可能会遇到不可预知的困难。“疾病、经济危机以及气候变化都可能导致死亡率的增长,”他说道。
端粒,染色体的保护终端,与细胞的衰老关系紧密。
斯多耶罗希望将这微小的希望之苗点燃,永恒地燃烧。“我现在所想的是以最快的速度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他说,“目前我们还有反击的机遇,但要想使其成为现实,我们最好成为改革的代名词。”
目前来说,读者必须安慰自己,仍然有有力的方法可以试着躲避来自极乐世界的两大杀手——心脏病和癌症,那就是通过对比试验、健康的饮食以及控制饮酒和红色头类的摄入量。很少有人能按照这个标准生活,也许我们都认为一个充斥着美酒佳肴的生活,即使短暂也是笔划算的买卖。到底是什么引发了谜题——如果人类可以永生,那么你又是否愿意付出代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