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世界报》:中国医药转型吸引海外药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11-23 11:13:43

中国日报网11月23日电 据欧洲时报网报道,近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亮相的各大药企引起法媒关注,中国政府努力扶植本土大型制药企业,而中国庞大的市场也为包括法国赛诺菲在内的外国药企带来巨大机遇。法国《世界报》指出,到2030年,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药业第一大市场。

《世界报》报道称,全球各大制药公司纷纷亮相于近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几无缺席。现场有阿斯利康、罗氏和拜耳的展位,默克集团更是邀请了法国记者,意欲盖过诺华和赛诺菲的风头。

作为行业精英,默克集团自然不愿错过这样的机遇。到2030年,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市场。近年来,外国公司在这个庞大的市场获得了25%的份额。

中国有意扶植本国的大型制药企业。根据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中国政府希望到2020年,药品生产达到国际标准。

上述行动纲领还要求中国药企届时在欧美有关认证部门注册5至10种新药。独立医疗顾问米勒康认为:“这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因为本地药企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远低于外国公司,双方差距很大。”

需求庞大,利润丰厚

赛诺菲中国区总裁彭振科向《世界报》表示:“去年,中国制药行业整体涨幅在3%到4%之间,但该行业跨国公司的增长则达到了两位数。”

这些大药厂在中国提供没有本地仿制药的最新药物,借由这个庞大市场获得了丰厚利润。“由于中国人运动不足和饮食习惯骤变,糖尿病和癌症等多种慢性病频发,加之人口老龄化,中国目前在这一领域有巨大需求。”

以赛诺菲公司为例,《世界报》披露,今年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赛诺菲的全球第二大市场(第一和第三位分别是美国和法国)。赛诺菲去年在中国的营业额为23亿欧元,增长15%,中国已成为这家法国药企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市场。中国14亿人口中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赛诺菲研发的药物正能满足这部分需要,可见赛诺菲的增长潜力相当可观。

据赛诺菲中国工业事务负责人张平介绍,目前有9条生产线每周6天日夜运作,公司“去年生产了2.03亿盒药品。从2005年起年均增长达到20%”。赛诺菲是中国第五大制药集团,位列辉瑞、扬子江药业、阿斯利康和江苏恒瑞之后,目前占有1.9%的市场份额。

法媒透露,赛诺菲集团计划未来五年在中国投放15种左右药品,主要是在美国和欧洲最近推出的新药。据集团中国与新兴市场全球事业部负责人夏立维披露,“中国也将参与我们新药的临床试验行动,促进新药在中国市场的推广供应”。

法媒介绍称,目前赛诺菲在中国销量最好的药品是抗凝剂波立维,营业额高达7.58亿欧元,其中有3/4来自中国市场。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波立维的专利期已满,营业额大幅下降。公司最畅销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来得时也面临同样情况,虽然这种注射液在美国的专利期已满,但在中国仍能创造3.19亿欧元的营业额。

彭振科总裁向《世界报》透露:“现在中国的仿制药还不够水准。因此,如果原研药价格在承受范围内,患者会青睐原研药。随着竞争对手实力增加,我们会降低价格,这样依然能够大幅获益。”

法媒认为,这是延长原研药商业价值的绝佳契机。中国仿制药的质量乏善可陈,民众对医疗体系又缺乏信任,使得那些在欧美已有“仿制药”替代品的专利产品能够大量流入中国市场。

瑞士制药集团罗氏公司也对中国市场采用了相同的策略。据悉,罗氏近期刚成功注册了治疗乳腺癌的药物赫赛汀,并为此作出让步,降低了70%的费用,结果销售额跃升400%。由此,这家大药厂以开始定价时的损失换回了成倍的收益。

发展瓶颈

不过法媒也指出,中国市场并非外国药企的理想国。中国政府虽然许可并将外国医疗产品纳入医保,但这项工作的进展非常缓慢。去年开始,在美国和欧洲已经取得许可的药物终于不再需要组织本地临床试验,今年夏天中国取消了28类药物的关税。

罗氏公司向法媒透露,要让药品进入国家和地区医保目录,“谈判十分艰难”。虽然中国的医保覆盖率接近100%,具体落实的时候,大城市居民和郊县居民还是有所区别。赛诺菲中国区总裁彭振科认为,“定价程序十分复杂,不仅要进行国家和省市层面的商谈,还要与医院协商。”

法媒同时指出,最大的障碍还是中国医生、尤其是全科医生短缺。中国平均每1000个居民有两名医生,且没有全科医生,因为中国一直以来培养的都是在医院工作的专科医生。随着慢性病发病率增加,处方需求量也在增长,使得医院不堪重负,病人也不得不接受人均一到两分钟的门诊时间。

彭振科说:“中国正在建立诊所和社区卫生中心体系,我们准备顺应这个变化,参与诊所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

自身转型

中国已经准备在制药领域奋起直追。北京明德医院副院长、急诊医生吉昂?扎古里分析指出,“中国采用了传统办法,吸引最优秀的国际集团,借此获取知识,并以此创立本地‘大药厂’。”

法媒披露,中国提高了药品质量标准,并决定以此整合制药行业。如今美国辉瑞、扬子江药业集团和江苏恒瑞医药等大公司在全国市场仅占不到3%的份额。中国政府希望通过提高质量标准,使那些不愿进行投资提高水准的小公司被大公司收购或停业。由此,扬子江药业、江苏恒瑞和复星医药等大公司的销售额就能增加,而增加的收入即可用于带动最新药物(仿制药或生物药)的开发。

法媒同时披露,中国也想靠海归人士增强制药领域实力。米勒康证实,“中国正鼓励过去二十年来被派往美国欧洲等地深造的中国学者归国开办公司,或为本地公司带去有生力量”。

扎古里医生认为,“中国的优势在于行动迅速。中国的医疗系统正大踏步迎头赶上。中国虽然在科创方面落后,却在广泛通过各类途径弥补”。举例而言,数字化医院正在飞速发展,今年预计在线门诊量达到4亿次,而仅仅两年前,在线门诊还无人问津。此外,在遗传学领域,临床试验中已经出现了癌症患者的治愈病例。中国在电子医疗领域的大胆尝试也已涵盖了从远程门诊到人工智能诊断机器人的方方面面。

《世界报》还披露,同样注重电子医疗发展的赛诺菲正与阿里巴巴、腾讯和平安保险建立合作,开展各种电子医疗项目,为制药行业开辟新的空间。

(编辑:严玉洁 党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