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8月7日电 芬兰,距离中国约8000公里,坐飞机要9个小时,虽然相隔千山万水,一本芬兰漫画却开始在中国走红,由此甚至还诞生了一个新词“精芬”。为何这本漫画能引起中国读者的共鸣?
据英国《卫报》5日报道,在人口多达14亿的中国,隐私是种奢侈品。“私人空间”对中国大众而言是个陌生的概念。推推搡搡是都市生活的必备技能。假如你不能把前面的乘客推上进塞满人的地铁,别人会不耐烦地对你翻白眼。
在中国各地,人们喜欢随处躺下小憩一会儿,无论是在办公室的储藏室还是公园的长椅上,甚至是博物馆或音乐会的休息厅,他们都能舒舒服服地躺下,就像是在自己家的客厅里。
所以,漫画《芬兰人的噩梦》(Finnish Nightmares)中的主人公——马蒂(Matti)能成为中国的网红,让人颇感意外。中文里还出现了个新词:“精芬”,即“精神上的芬兰人”,用以形容那些和马蒂一样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中国社交网络普遍用“精芬”指那些像芬兰人一样不爱社交且“极度”重视私人空间的人。
马蒂畏惧人群,害怕搭讪,总是容易感到尴尬,引起了许多中国读者的共鸣,他们觉得自己长久以来对隐私的渴求,终于被这个来自远方的简笔画小人表达出来了。但是更能引起中国读者共鸣的是一直以来都重视隐私和私人空间的芬兰文化本身。
“芬兰是社交恐惧症患者的天堂。”微信用户张艳梅(音)表示。一位匿名用户在豆瓣发表了一篇名为《在下“精芬”,没事就不要打扰了,谢谢》的文章。他问道:“不知道你有没有在马蒂的身上看到自己?害羞又内省,日常生活中的纷纷扰扰,也许不仅仅只是马蒂的噩梦。我们都害怕孤独,但我们更渴望自我空间和个人隐私得到最大的尊重。”这也是许多中国人的心声。
(编辑: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