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6月23日电 据法国欧洲时报网报道,近年来,包括欧洲国家在哪,世界范围内都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熊猫热”。似乎正是得益于此,欧洲主流社会渐渐对那些土生土长在中国的独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17年,由中美英三国联合拍摄的动物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登上了大银幕,而该片的主角正是大熊猫、雪豹、金丝猴等中国特有的野生动物。《我们诞生在中国》在美国做观众试映场时,获得87分,是10年来打分最高的三部电影之一,并最终入围第90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名单。这也恰恰体现出欧美等西方社会,对中国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的关注。
的确,近年来,欧洲主流媒体对中国珍惜生物保护工作保持着长时间的关注。
近日,英国BBC报道称,来自中国、英国与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发现,世上最少有五个不同品种的娃娃鱼,这些品种的娃娃鱼基因各有不同。中国放生人工繁殖的娃娃鱼时没有考虑这个因素,让不同品种的娃娃鱼在野外交配,影响它们后代在野外的存活机会。
对此,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已经呼吁,中国大鲵保护亟需进一步评估和改进。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车静博士指出,中国目前实施的保育措施把娃娃鱼当成一个物种看待,但这种保育方式可能令许多娃娃鱼的基因无法传给下一代。她认为,中国“急需更新保育娃娃鱼的方法”。
中国大鲵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单”上被列入“极危”类别。中国法律禁止捕捉野生的娃娃鱼。
(编辑:黄硕 党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