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复制”已成往事 “复制中国”拉开大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6-15 10:43:46

中国日报网6月15日电 美国《福布斯》杂志6月13日刊发美国DCM风险投资公司投资副总裁郑嘉祥(DAVID CHENG)的文章,称“复制中国”的原创商业模式将是美国创业公司的发展方向。

文章称,风险投资人已经对 “复制+粘贴”的操作模式驾轻就熟。简而言之,风投公司从美国一些发展强劲的商业模式中找到灵感,然后投资中国的类似企业。

采用此模式的示例比比皆是:Gilt(名品闪购网站)与唯品会;Craigslist(广告分类发布网站) 与 58 同城;Groupon/Yelp(团购网站)与美团点评;Google与百度;Uber 与滴滴打车等。

但仅用“复制+粘贴”来归纳这种投资模式过于简单。虽然上述企业从美国公司那里复制创业模式,但它们都很好的实现了本地化,并快速适应了中国的商业环境。最终通过不断扩张,这些中国企业占领了比原本美国“原型”企业大得多的市场。

时至今日,这种模式已经走到尽头。随之而来的是另一种崭新的商业格局:“复制中国”的时代到来了。

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

1、最重要的一点,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些互联网巨头不仅为其他服务业创建了广阔的平台,也成为了孵化未来企业家磨砺商业技巧的基地。这种良好的商业生态让美团点评、YY语音、陌陌、新浪微博、滴滴出行等互联网企业相继崛起,而受“巨头”庇荫的快手、拼多多、摩拜单车、Ofo等互联网新贵的出现造成了又一波科技热潮。

2、中国大批“海龟”回国工作以及高精尖技术人才的涌现促进了中国IT业的快速发展。教育部的数据显示,去年有大约43.2万,也就是近80%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完成学业后回国发展。而过去15年以来,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从每年100万现已上升到了如今的700万。

3、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智能手机接近全民普及,移动支付几乎无所不在,这也为创业公司提供了绝好的机遇。中国互联网的使用已经达到了极其便利的程度。以移动支付为例,根据市场调研公司 Forrester 的数据,2016年美国移动支付交易总金额为1120亿美元,而在中国该数字达到了惊人的9 万亿美元。

现在,中国几乎已经完全进入“无现金”社会。这也使共享单车、自动售卖商店和依赖虚拟打赏的直播等行业成为可能。而西方国家没有像阿里巴巴、微信这些几乎垄断的商业和社交平台,像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样依赖平台的移动支付工具更是无处生根。

4、中国央行有约8亿人口的金融数据,但拥有传统信用记录的中国人只有大约3.2亿。与美国每10万成年人对应27.8所商业银行的数据相比,中国同样数量成年人的银行数量只有8.8所。缺乏成熟的信用和金融基础设施,意味着中国必须借助现代工具和手段的帮助从零开始。现在中国已经有八家私有公司获得政府批准,可发展涵盖多种社会行为的社会信用评分。例如支付宝的芝麻信用评分,是中国使用最广泛的信用系统。这也促使生成了更多新型金融产品和新型的保险方式。

所有的这一切都使中国社会为创业公司创建了非常友好的环境,易于构建更具包容型的金融服务生态系统。

硅谷向来是技术增长周期的发源地,但现如今,很有可能下一轮增长循环会来自国外。知识流向的逆转也在开始。比如,企业家们看到无桩共享单车的商机,成立了莱姆单车公司(Limebike)。现在,该公司业务扩展到美国50多个市场,是第一家同时在欧美运营的无桩共享单车公司。

很快,企业家和投资者们将停止“复制到别国”模式,开启“复制于别国”模式。

(编译:黄韫雅;编辑:齐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