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2月9日电 据《欧洲时报》网站12月8日报道,随着中产阶级的迅速崛起,中国电商网站上的新西兰牛奶、法国化妆品、美国进口牛肉等外国商品销售量也日益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产业结构及发展战略的变化。法新社本周发表了一篇专题报道。
中国第一电商平台阿里巴巴集团深谙此道,在以便宜实惠的中国制造商品起家后,阿里巴巴集团正逐步打响“国际”旗号。在它旗下的天猫商城中,法国品牌如欧莱雅、欧舒丹或迪卡侬,都在与美国或日本电子商品或服装进行竞争。而在上个月的“双十一狂欢节”上,14万个打折品牌中就有6万个外国品牌,而且这个数目还在持续增长。
为了有别于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近年将重点转向生鲜市场。仅在“双十一”当天,京东就卖出两万吨的外国进口食品,包括新西兰猕猴桃、智利鲑鱼、泰国大虾及澳大利亚牛排等。京东也承诺在未来三年采购价值2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其中大部分为蒙大拿州的出口牛肉。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认为,中国电商的蓬勃发展为外国商家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机会,使得它们不需要设立店面,也不需要大量投资即可进驻中国市场。而中国或国外自由贸易地区的仓库,现在也已加速了海关手续及物流的速度。
(编辑:黄硕 党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