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0月11日电 据《欧洲时报》报道,中国国庆和中秋双节组成的8天超级长假已经结束。从现金、刷卡到移动支付、共享消费,从“不求最好,但求最贵”到“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买买买”折射着中国经济的变迁,也使中国节日成为全球共享的消费盛宴。
在中国,线上与线下正在合力营造消费狂欢。上海举办了以“国际消费城市——新消费、潮生活、夜上海”为主题的2017上海购物节,还组织了美食节、音乐节等230余项特色活动,融入场景化购物、体验式购物、视频直播等现代科技元素及新型营销手段,吸引市民“吃好、玩好、购好、晒好”。广西亦突出“互联网+”元素,开展2017广西特产行销全国电商大集活动,推动广西特产线上线下联动热销。
钱包渐鼓的中国民众更愿意为提升生活品质和幸福感花钱,品质消费成为当前中国消费的突出特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长假期间品质类商品尤其受到青睐。杂粮、绿色水果等健康食品热销,智能高清电视、节能冰箱、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等品质和健康家电亦备受消费者青睐。
假日期间,不少餐饮企业积极创新菜品和服务,或推出时令养生餐、赏月餐等特色菜,或延长营业时间,提供免费电影,以此吸引众多吃货。据中国商务部数据,北京同和居、烤肉季等老字号酒店雅间预订率超过九成,天津桂顺斋、大桥道等特色餐饮营业收入比平时增长一倍多。
中高端酒楼也纷纷“放下身段”谋求转型,推出物美价廉的菜品贴近寻常百姓家。吉林丰茂、安徽同庆楼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5%和37%。
中国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超级假日”期间中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0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836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前7天与2016年同比计算,分别增长11.9%和13.9%。
出境游人气也越来越旺。据国家旅游局出境团队游系统及网络大数据,预计假日期间出境游客数将超过600万人次,其中团队游客64.19万人次。中国观光客将从近300个城市出发,到达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1155个境外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出境游人数虽然不断增多,海外“爆买”冲动却在持续降温。国家旅游局称,国人海外消费日趋理性,出境游中动辄大手笔消费的“买买买”日益减少。
近年来,消费已取代投资,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顶梁柱”。2017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3.4%,远高于资本形成的32.7%和净出口的3.9%。
消费贡献率提高,意味着中国经济抵御外来冲击和波动的能力增强,增长步伐更加稳健。近期多家国际机构之所以上调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一个重要原因正是消费保持稳中有进。亚洲开发银行报告称,随着收入增长和消费者信心走强,2017年下半年消费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摩根大通也认为,虽然基建、房地产投资放缓或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冲击,但消费、服务业的稳定扩张以及民间投资不断上行仍为2017年中国经济前景提供了积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