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18日讯 据日媒体网站3月17日报道,日本理研——MIT神经回路遗传学研究中心的小组发表声明称,对患有早期阿兹海默症的小白鼠大脑进行光感刺激能够帮其找回失去的记忆。他们指出,该发现将有利于研究早期阿兹海默症的治疗方法。进行此项研究的是日本理研——MIT神经回路遗传学研究中心所长利根川进所带领的小组,他曾获得过诺贝尔奖。
正常情况下,如果将正常状态下的小白鼠放入试验箱中并对其进行电击,小白鼠便会对此感受产生记忆。此后若将小白鼠再次放入相同试验箱中,小白鼠将产生身体缩成一团的条件反射行为。但若对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小白鼠采取上述行为时,小白鼠则并没有任何条件反射行为,并处于失忆状态。
而在该研究中,研究小组则首先将阿兹海默症的遗传基因植入白鼠体内,令其处于阿兹海默症早期状态。在对患病小白鼠脑内的“潜在记忆”神经细胞群进行光感刺激后,其进入相同试验箱中后便会再次出现缩成一团的条件反射行为。
研究小组对此表示,刺激使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小白鼠重拾记忆,如果持续用光对其进行刺激,那么小白鼠重拾记忆的时间段就会变长。
对于此次研究成果,利根川所长称:“早期阿兹海默症患者并没有完全丧失记忆,可能只是短暂失忆而已。将来若研发出从细胞中提取记忆的技术,则可能帮助病人缓减病情。”
“阿兹海默症患者及家属协会”的东京分部代表大野教子称:“早期阿兹海默症患者及其家属由于记忆障碍,经常处于不安与焦虑的状态中。此次研究成果对我们而言就像希望之光。也希望今后能尽快研发出能使患者及时得到治疗的方法和药品。”(王禹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