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泉州工业增加值2902.86亿 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作者:辛闻 来源:中国网
2016-03-03 11:32:19

  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全面实施年。全市经信工作将认真落实好国家、省上稳定工业增长、新一轮技术改造、“一业一策”等政策措施,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常态,在稳定工业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创新驱动、推动智能制造、加强协作配套、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狠下功夫,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和信息化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确保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力争完成省市下达的工业发展目标;确保完成省下达的技术改造投资目标770亿元,力争完成800亿元以上;确保完成省上下达的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年度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紧盯目标任务,全力推动工业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强化工业运行监测调度。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的监测,强化跟踪省级制造业龙头企业、高成长型企业发展情况,加强煤、电、油、气等生产要素协调调度,鼓励企业实现增产增效,特别要抓好春节前后工业生产工作,努力实现一季度工业经济“开门红”。二是支持企业开拓市场。继续完善《关于进一步支持名优地产品开拓本地市场的措施意见》,支持名优地产品参与政府投资项目。推动工业电子商务发展,在纺织鞋服等传统行业培育一批集采购、生产、销售全流程的电子商务供应链平台,推动传统品牌向网络品牌拓展。三是强化惠企政策落实。近期,省政府出台了促进工业稳定增长、新一轮技术改造专项行动及推动兼并重组等政策措施,我市已经配套出台或即将出台《扶持全市工业发展十八条措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等政策,都要加大解读力度,深入基层、企业开展宣传讲解,帮助企业了解政策、用好政策。

  (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一是推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结合“十三五”规划,牵头组织实施纺织鞋服、机械装备、建材家居、食品产业、纸业印刷、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等七个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力促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大力实施技术改造。贯彻落实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和省、市新一轮技术改造专项行动计划,加大技改投入和项目统计力度,力争纳入省重点技改项目60项、市级200项以上。三是加快培育新业态新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快速增长,提升工业设计水平,加大发展现代物流业。力争培育省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8家,新增国家3A级物流企业6家。四是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开展对各县市区和134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责任制考核,做好省对市“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迎检准备。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监测,落实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配合省上在重点用能企业间开展节能量交易试点工作。推动节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实施,组织实施50个以上的节能重点项目,抓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提升工程;推进德化、泉港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城市矿产”基地建设、石狮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县建设。

  (三)实施创新驱动,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推进技术创新。力争申报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以上,组织开展技术辅导诊断、技术专题讲座活动2场。二是推进管理创新。出台《泉州市企业家素质提升培训专项计划》,开展企业家素质提升培训专项活动,邀请实操型专家、成功企业家授课培训,组织企业家到先进地区、著名企业参观交流,加强企业家群体间的交流互动,帮助企业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举办企业家培训活动100场,培训人员1万人次以上。三是推进商业模式创新。举办商业模式创新大赛、论坛、专题培训,鼓励企业引入知名机构开展商业模式创新辅导咨询等活动。引导商业模式创新企业与知名创投、风险投资、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等机构开展投融资对接活动。推行最佳商业模式示范,培育认定50家典型示范企业。

  (四)推进智能制造,打造“中国制造2025”样板。一是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建设15家以上的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车间)和生产示范线;支持本地企业销售、购买我市“数控一代”示范项目产品。二是建好智能制造平台。鼓励境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数控和智能制造技术服务机构来我市设立数控技术和装备研发机构、设计中心等,加快推进中科院海西装备所、华中科大智能研究院、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建设。三是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大力开展“两化”融合示范项目、示范园区、示范公共平台等创建活动,培育一批“两化”融合公共服务机构和平台。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广可复制的“两化”融合先进管理经验。

  (五)加快集群发展,不断提高产业协作配套水平。一是培育产业龙头企业。继续贯彻省政府《关于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实施方案》,确认、扶持一批市级产业龙头企业,筛选、推荐一批省级产业龙头企业,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开展民企项目对接。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集群产业链薄弱或缺失环节,策划生成一批重点招商项目,发动龙头企业“以商引商”,持续开展民企异地专场招商等活动。举办“‘泉州制造2025’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招商洽谈会,重点对接一批新兴业态项目。三是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用好中小企业成长专项资金,重点跟踪扶持一批成长性强、扩张性好的规下工业企业;引导中小微企业主动融入龙头企业供应链,培养一大批“专精特新”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力争全市规下转规上企业200家以上。四是提高集群协作配套水平。建立健全龙头企业与本地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机制,支持龙头企业组织中小企业围绕供应链深化专业分工,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互用产品、互为市场、抱团发展。

  (六)促进融合发展,切实提升信息强企惠民能力。一是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信息提升”工程,加大全市宽带网络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宽带网络优化升级,促进宽带应用创新推广,加快“三网融合”发展。二是推动互联网经济发展。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着力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发展,推动一批行业互联网项目及平台建设,全市互联网企业、投资和产值增长25%。三是推进试点示范城市建设。推进国家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和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提升民生领域信息服务水平,加快“智慧泉州”建设。

  (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一是优化存量结构。强化产能调控工作,制订“十三五”期间淘汰目标计划,摸底彻查我市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项目,提出重点工业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目标计划。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出台《关于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的十条措施》,重点从财政奖励、税费优惠、土地政策、金融服务等方面,引导和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围绕提高产业集中度、延伸拓展产业链开展兼并重组,建立完善的生产、研发、资源和服务体系, 积极参与全球资源配置。二是推进企业降本增效。巩固扩大企业减负成果,全面执行各级企业减负政策措施,落实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完善,完善企业负担监测网络和举报体系,严查各种增加企业负担和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纪违规行为。强化安全监管,企业安全生产才是最大的降成本增效益,要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特别要加强对煤矿、民爆、陆上石油天燃气长输管道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三是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引导纺织、制鞋、食品、水暖厨卫等企业开展质量对标,加大品牌培育和市场拓展力度,鼓励大中型企业参与国家、国际标准制定和修订,持续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深化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建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