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腐败亚文化”没有捷径可循

作者:朱昌俊 来源:国际在线
2016-02-29 08:51:45

  在“腐败亚文化”流毒的影响下,似乎求医、求学、求职都得“求人”,办企业、上项目、买房子都需要“找关系”,以至于有人慨叹:“章子不如条子,条子不如面子”,“有关系走遍天下,没关系寸步难行”。诸如此类的潜规则,看起来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6版)

  “腐败亚文化”的形成,是社会的权力规范与公共规则的破坏对社会风气造成的一种必然侵蚀。对应于此,要真正净化社会风气,剔除“腐败亚文化”,并没有任何捷径可言。比如,在对腐败零容忍的同时,推进对于权力规范的制度建设,以达到反腐治本之效。

  需要看到,权力运行不规范的后果,除了人们通常所看到的官员贪污、受贿等显性的腐败现象,它最终必然会体现到对社会风气的负面塑造和正常规则的扭曲之上。比如,当官场送礼之风盛行,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进一步蔓延到普通的社会领域,如这次报道中提及的“不送礼,难办事”就是典型代表。而一旦类似的风气成“气候”后,它必将侵蚀社会的正义观甚至是道德耻感,并诱发社会的“比坏”心理。在反腐打虎拍蝇的背景下,相对而言一些看似贪污数量“不多”的官员反倒被“调侃”,就是对此耐人寻味的注脚。

  相较于“打虎拍蝇”需要的雷厉风行,要从根本上剔除社会的“腐败亚文化”土壤,必然是一个“春风化雨”的持续过程。而认识到“腐败亚文化”的这种特殊性,也有利于加深社会对于反腐倡廉的认识。一方面,我们衡量一个社会的权力规范是否充分,其最重要的标准,其实并不在于到底有多少贪官落马,而更在于具体的,民众的“办事难”等问题是否有所好转,社会的风气是否随之受到净化,也即“腐败亚文化”是否得以真正的淡化;另一方面,要真正告别“腐败亚文化”对于民众生活、社会观念等社会肌体的影响,反腐只是必要的第一步。因为,健全的权力制约监督体系,最大程度体现公共利益的公共规则,才能构成对于正气之风的涵养作用,并最终取代“腐败亚文化”的地位。

  去除“腐败亚文化”,归根结底是一场包括社会规则、观念、人心等在内的全方位的改造行动。它牵涉面之广、改革任务之重,注定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越是在这样的“严峻”背景下,越是要认识到其复杂性与韧性,不可盲目乐观,助推相关改革与廉政建设的奋力前行,才是唯一也是根本之途。(朱昌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