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2月26日讯 2月26日,由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6)》发布会在京举行。
蓝皮书认为,当代意义上的“丝路城市”(Silk Road Cities)主要指处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区域范围内,在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对外经济交往等方面占有重要战略地位和具有影响力的枢纽性城市。这些城市大部分是所在国家的要素流动节点和增长极,对所在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对“丝路城市”的认识,不仅应从“一带一路”倡议的地缘角度出发,更应从这一群体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地位出发。传统全球化理论的出发点是基于西方(传统认知的“北方”世界)中心史观。长期以来,国际城市的发展面向的基础在于同“北方”世界的全面衔接。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其蕴含的新地缘经济发展方向主要关注对“南方”世界的全面辐射,即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而从城市化的发展程度上看,欧亚大陆腹地的“南方”区域的城市网络尚不完善,其全球化的融入程度仍然有限,需要大力开辟新的发展空间。连接亚非欧及大洋的“一带一路”倡议恰恰是要使这块新的地缘战略拓展空间可以联通,其影响力将在未来数十年间逐渐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