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结构转型,域内经贸合作仍大有可为
目前,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的环境下,许多非洲国家通过提高国内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随着公共基础设施和个人消费领域的发展和完善,非洲经济将从中受益。
非洲商品出口的2/3为矿产等大宗商品,在2015年初,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跌至5年来最低点严重影响了非洲国家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长。对此,非洲国家间的贸易和投资将成为在全球大宗商品低迷的环境下,破解经济发展难题的关键。有数据显示,非洲内部贸易正呈现增长态势。从2010年至2013年,非洲国家间出口增长了50%,仅2013年就增长了11.5%,达到614亿美元。世贸组织在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认为,非洲大陆免受国际经济低迷环境冲击的主要办法是发展地区间贸易。
“非洲经济的结构转型势在必行。”非盟委员会贸易工业委员法蒂玛·阿塞尔认为,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疲软的情况下,非洲需要寻求一个支持结构性转变的协议,加强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多元化经济,促进非洲本土间的贸易,加快大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阿塞尔还指出,在去年非盟峰会后启动的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议谈判将在本月进行首次讨论,并有望做出规划。
“非洲的潜力不应只是依靠出口大宗商品来驱动经济增长,我们应该进行反思,总结经验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发展政策。”泛非青年联盟副秘书长达理森·巴维告诉本报记者。
“非洲·2016”贸易与投资论坛组织者说,这次论坛将是对去年自由贸易协定的巩固与深化。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非洲经济不断增长,但其贸易额只占世界贸易总量的2%,非洲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还不到非洲同外部世界贸易额的12%。非洲大陆开放贸易和扩大区域内经贸合作仍大有可为。
(本报开罗、约翰内斯堡2月21日电 刘水明 王云松 王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