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受损 中国不会袖手旁观
据日本《每日新闻》2月18日报道,日前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安全会议上,美国与中国在朝鲜半岛局势问题上意见对立。美国国务卿克里呼吁针对朝鲜核试验对其实施新制裁,而中国外长王毅则把朝鲜放在一边,批评美国损害了中国的战略安全利益。
报道称,王毅在接受路透社专访时把美国以防御朝鲜导弹为名而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之举比喻为“项庄舞剑”,批评说美国的真正目的在于“沛公”,即攻击中国。他对“萨德”系统的X波段雷达监测范围能够覆盖中国尤为愤怒。
中国专家大多认为“萨德”系统会降低中国战略核导弹的威慑力,称中国今后会在经济上对韩国施压,同时也会进行军事准备。
报道称,在中国春节长假前后,中国媒体报道了新成立的解放军火箭军进行“东风”-21D等中程弹道导弹实弹演习的情况,电视媒体上还播放了发射画面。据称驻韩、驻日美军基地都在其射程范围内。
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发表讲话时质问,“我们到底是生活在2016年,还是生活在1962年”,称“现在又进入了冷战”。在当年的冷战中,苏联欲强行把导弹部署到美国的后院古巴,一度导致了热核战争危机。
报道称,此番讲话针对的是俄罗斯与欧洲因乌克兰问题而关系恶化,但其实也适用于朝鲜半岛局势。
如果在中国眼前的韩国部署高性能导弹和X波段雷达,中国的心情无异于当年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时的美国吧。经历过古巴危机后,美苏同意削减战略核武器,冷战最终宣告终结。然而,中国却通过展示战略核武器的阅兵式来威慑美国。这是冷战意识。
和则两利 中美应避军备竞赛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2月17日刊发题为《美中处于核军备竞赛边缘》的署名文章,作者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项目协调员弗吉尼亚·马兰蒂杜 和美利坚大学国际服务学院博士生埃莱妮·埃克梅克奇奥卢在文章中称,朝鲜最近的核试验突出了中美两国的核关系。这一关系似乎在走下坡路,对战略稳定具有破坏作用。尽管十年来双方一直在通过对话坦诚交换意见,但两国都没能使对方相信它们各自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和高超音速武器计划不具有威胁。因此,两国都坚持投资于昂贵但在技术上存在疑问的战略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可能将对方拖入一场恶性循环的军备竞赛。
文章称,尽管美国官员多次作出保证,但中国仍然对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心存怀疑。美国称朝鲜是“萨德”系统的主要目标,但中国坚称该系统削弱了中国核武库的威慑能力。具体而言,中国的专家担心中国会受制于美国,主要原因是华盛顿的核优势与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和高超音速武器相结合,会危及中国的反击能力。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的学者吴莼思认为,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使得中国越来越难以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则,因为它使美国在第一次打击能力和可靠防御能力这两方面占据了双重优势。中国的主要担心在于,高超音速武器能加快对中国武器库实施先发制人打击的速度,而中国的武器库在遭到打击后将被严重削弱,成功穿透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也将下降。
文章称,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的可能性成为讨论美中战略关系时的主要话题。有强烈迹象表明,为了抗衡美国的计划,中国发展此类系统的努力不会就此打住。
如果上面所说的趋势继续保持不变,那么两国都会发现自己无法逆转地陷入一场愈演愈烈的军备竞赛,而这将不可避免地给两国关系笼罩上一层更深的阴影。历史表明,在当前的东亚战略环境中,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的举动也许会促使北京和华盛顿明白,它们的政策可能给地区稳定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在这一背景下,华盛顿和北京的决策圈子应该抓住机会,开始考虑它们所能接受的研发和部署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