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长春新区。图为长春(资料图)
中国网2月19日讯(记者尚阳 肖冰)新年伊始,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同意设立长春新区的批复》。这是2016年设立的第一个新区,也是继1992年首个新区成立以来国务院批复的第17个新区。长春新区的设立,不仅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起到推动作用,更在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云南滇中新区、哈尔滨、长春新区……”14年来,我国共设立17个新区,从东北地区到中东部地区,更延伸覆盖到云南等边境地区,不同新区的设立,足以体现我国政府在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区域性平台。
东北地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此次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长春新区的批复中提到:要把建设好长春新区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为促进吉林省经济发展和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这已不是国务院第一次在东北地区设立新区,2014年6月辽宁大连金普新区成立;而2015年12月哈尔滨新区成立也是我国唯一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国务院批复中显示,要把建设好哈尔滨新区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积极扩大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探索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新路径,为促进黑龙江经济发展和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在全国政协委员梅兴保看来,我国在东北建设新区很有必要,“新区的建立可以使东北老工业基地迸发新的活力,同时不断吸引社会资本”。
梅兴保还表示,我国政府应该对东北多一些关爱和支持,因为这里是国有重型企业最集中的地方。尽管前几年东北一些国有企业一度走在经济转型前列,但是面对现在围绕经济新常态第三产业占比加大的情况,东北的第三产业一直处在占比偏低的状态,所以建立新区寓意是很深远的。
中东部地区:推进长江经济带更好更快发展
2015年4月,湖南湘江新区成立,这是国家在中部地区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2015年6月,南京江北新区成立,江北新区成为了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的重要交汇节点;
“我国在中东部地区设立了两个新区主要是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梅兴保表示。
在国务院的批示中也提出,建设好湖南湘江新区,是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内陆地区开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南京江北新区的建设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重要举措。
梅兴保认为,像南京江北新区在创新驱动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都会起到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从而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更好更快发展。
边境地区:推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
2015年9月,我国先后建立福州新区及云南滇中新区,这两个新区的建立进一步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
云南滇中新区的设立,对于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试验示范,培育壮大区域经济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
而福州新区,同样会促使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起点更、范围更广、领域更宽,推动福建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梅兴保表示,据20多年来的调研,我国十几年来新区的建设是非常成功的,中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区域性平台,这个平台有利于率先实施一些国家的新举措。同时,对外开放更有利于吸引一些外来资金和技术。
他还称,尽管每个新区因其基础设施的强弱发展有所不同,但是新区发展总体是十分看好的,也期待新区的设立为我国的经济带来不一样的“春天”。
附:
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
2005年10月天津滨海新区成立,
2010年6月重庆两江新区成立,
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成立,
2012年8月兰州新区成立,
2012年9月广州南沙新区成立,
2014年1月陕西西咸新区成立、贵州贵安新区成立,
2014年6月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大连金普新区成立,
2014年10月四川天府新区成立,
2015年4月湖南湘江新区成立,
2015年6月南京江北新区成立,
2015年9月福州新区成立、云南滇中新区获批成立,
2015年12月哈尔滨新区成立,
2016年2月长春新区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