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新闻1+1》:中国的安全利益,必须捍卫! 来源:央视新闻
主持人:
好,谢谢您,那么刚才我们关注了几个主要的大国对于朝核局势的一种反应,接下去我们关注中国对这方面的态度又是如何?
【解说】
面对日益紧张的半岛局势,外交部部长王毅,在2月12号接受路透社专访时,阐明了中国处理朝鲜半岛问题的三个原则。
第一,不管什么情况下,半岛都不能有核,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无论是自己制造,还是引进部署。第二,不能用武力解决问题,那将使半岛生战、生乱,中国不会允许。第三,中国自身的正当国家安全利益必须得到有效维护和保障。
【同期】中国外交部长 王毅:
我们跟各方都已进行了商谈,包括美国,包括韩国,包括俄罗斯,大家都赞成制裁不是目的,我们还是要回到谈判解决的轨道上来。
【解说】
面对此次半岛危机,美国的反应备受关注,不仅派来了航空母舰、 B-52战略轰炸机、战略核潜艇和特种部队,还紧急向韩国增加部署PAC-3型“爱国者”导弹系统。特别令人关注的是,美国还准备在朝鲜半岛推进“萨德”反导系统。根据介绍,此系统的雷达监测范围,可以深入亚洲大陆腹地,远远超出了半岛自身的防卫需求。
【同期】中国外交部长 王毅: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我们现在画一个大的问号,美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到底是要针对谁,美国必须要把这个事情讲清楚。但是我非常坦率地告诉你,实际上不用专家,连老百姓都知道“萨德”如果部署下去的话,绝不仅仅是为了防卫韩国。它有它更大的目的,甚至有针对中国的可能性,这又应了另一句古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解说】
专家也指出,美国一旦在半岛地区部署萨德系统,很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同期】军事专家杜文龙:
之前这个地区之所以平衡,就是由于进攻和防御的能力相对均衡。如果现在把萨德系统部署在韩国,它所起到的破坏整个地区战略打击能力平衡的作用不容低估。一旦这种战略攻防能力失衡,那么新一轮的竞赛有可能就此开始。
【解说】
在昨天外交部的例行发布会上,发言人洪磊指出,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方将坚持推进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有关问题。同时,我们决不允许自身的正当国家安全利益受到侵害。
【同期】外交部发言人 洪磊:
半岛核问题的焦点在美朝之间。我们敦促美朝双方坐下来进行沟通和谈判,探讨如何解决彼此合理关切,最终实现我们都希望看到的目标。
【解说】
对于 “萨德”反导系统,日本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称,虽然现阶段还没有引进“萨德”的计划,但如果有必要将会做进一步研究。对此,有分析认为,日本之所以力促“萨德”进入亚太,实际上是为了巩固美日韩三国同盟、借机提升本国的战斗实力。
主持人:
“萨德”反导系统一旦部署下去的话,将会怎样影响到中国,我想一张图就足以说明一切,我们是做了一张大略的图,因为根据韩国媒体报道,具体选址在哪儿,还在进行中,所以我们就是大略地能看一下。如果按照“萨德”反导系统2000公里的雷达探测范围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图它已经完全涵盖了中国的腹地,2000公里,不仅中国如此,蒙古和俄罗斯也都在探测范围内。而如果按照半岛防卫要求的话,2000公里这样一个半径明显是大大超过了。怎么看这个问题?接下去我们继续连线苏晓晖副所长,刚才我们也看到了这样一个大略的示意图,2000公里这样一个半径的话需要得着吗?因为我们知道就在两次发射不久,美国就已经在韩国部署了“爱国者”的反导系统,为什么在“爱国者”反导系统已经部署的基础上还要部署一个这个“萨德”系统?
苏晓晖:
您说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能力的问题,“爱国者”系统我们都知道它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出现的也比较早的一个系统,“爱国者”的系统和“萨德”的系统它都是末段防御的这种系统,末段防御就是说这个导弹它在发射的过程中它有初始阶段、中段和末段,一般来说末段的拦截,因为时间准备的长,比较容易拦截,这两种系统应该都是末段防御的系统,唯一的不同,就是它们的这种防御的能力不同。“爱国者”的防御实际上很明显,它实际上是一种低空防御的能力,它防的是短程的导弹。其实对韩国来说,它最主要担心朝鲜的攻击还是短程导弹的攻击,我们知道这两个国家是邻国。其实短程导弹已经有非常大的威慑能力,但是对于韩国来说,其实防御远程导弹的系统,对它来说并没有太多的用处。
主持人:
我能不能这样理解,技术上来说有一个“爱国者”反导系统已经足够去防御了?
苏晓晖:
应该说是这样的,而且从过往来看,韩国它也有一些它自己的战术上的这种准备,应该说它并不是特别的担心朝鲜会动辄对它发动进攻,而且我们也很清楚的是朝鲜和韩国两国它的这种军力的对比,它的这种进攻和防御能力的对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我们不太可以想象朝鲜这个国家,会突然无缘无故地来进攻它的邻居,所以应该说对韩国来说,它只需要在这种局势升温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开始做准备,防御朝鲜的短程导弹,这是它最直接的威胁。
主持人:
怎么去理解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有“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的基础之上要再来累加一个“萨德”导弹防御系统,那么有了“萨德”导弹防御系统的话,是不是可以遏制住比如说更多的来自于朝鲜的威胁,另外一个它对于解决朝鲜的核问题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苏晓晖:
其实大家都很清楚,这个部署“萨德”系统,对美国来说没有最实际的意义,我们都知道朝鲜现在可能不可能发一个远程的导弹去攻击美国,因此“萨德”系统的部署应该有美国自己的考虑,这种考虑主要不是拦截方面的考虑,而是监视方面的考虑。我们都知道美国的“萨德”系统,它的覆盖范围非常大,在平常的和平时期,如果中国或者是俄罗斯进行一些演练的话,应该说美国可以看到,通过它的雷达。
主持人:
好,谢谢苏所长。我们看“萨德”系统的部署的话,应该说是无益于朝鲜核问题的解决,那么中国的表态又是什么,我们继续关注。
【解说】
今天,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在首尔与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林圣男举行了第七次中韩外交部门高级别战略对话,其中,关于现在朝鲜半岛的形势就是重点内容之一。此次对话中,张业遂表示中方反对朝鲜核试和射星,支持安理会尽快通过一个新的有利决议。但制裁本身不是目的,还要通过对话谈判找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张业遂也对要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表示明确反对,而韩国也表示不希望这一问题损害中方利益。
【解说】
事实上,早在本月12号,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半岛核问题的焦点在美朝双方。中方愿敦促美朝双方坐下来,谈起来,解决彼此合理关切,最终实现大家都希望的目标。
【同期】中国外交部长 王毅:
制裁并不是我们要追求的,最终的目的,我们要追求的目标,就是要把半岛的核问题重新拉回到通过谈判,来加以解决的轨道上来 这是唯一正确的轨道。
【解说】
通过对话解决半岛核问题,这也是中国一直以来的立场。在此前,朝鲜已经进行过三次核试验。早在2006年10月,朝鲜宣布成功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时,时任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就表示,在朝鲜半岛无核化的问题上,中朝双方产生了重大分歧,但中方仍然主张通过谈判解决朝鲜半岛的核问题,并呼吁国际社会保持冷静。
【字幕】2006年10月10日 新闻
【同期】时任外交部发言人 刘建超:
朝鲜方面进行核试验,毫无疑问对中方关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那么中国政府一旦致力于发展同朝鲜的睦邻好合作关系,这一政策也没有变化。
【解说】
而当时,六方会谈还未中断,美国也在随后表示要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朝核问题。
【字幕】2006年10月10日 新闻
【新闻播报】
布什发表讲话,谴责朝鲜宣布进行的核试验是挑衅行为,是不能被接受。此外,美国国务院麦克马克强调说,美国将继续通过外交手段解决朝核问题,但他没有说明美国将要采取的具体措施。
【解说】
随着接下来2009年和2013年的两次朝鲜核试验,以及六方会谈的中断,加剧了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复杂化。到2013年朝鲜第三次核试验之后,时任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就表示了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字幕】2013年2月12日 新闻
【新闻播报】
杨洁篪强调,中方一贯主张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支持在六方会谈框架下,通过对话协商均衡地解决各方关切。杨洁篪要求朝方停止采取进一步激化局势的言行,尽快回到对话协商的正确轨道。
【解说】
而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发表声明称,朝鲜实施第三次核试验属于“极具挑衅之举”,“破坏地区稳定”,违反联合国安理会相关涉朝决议所规定的义务。
而如今,朝鲜近年来不断的核试验、卫星发射等一系列动作,对于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也成为各方关切。
主持人:
时间很有限,对于苏所长对于中国态度的评价?
苏晓晖:
我们看到目前中国要求的还是谈判,应该说这是对各方利益都非常有利的这样一个选项,对中国来说我们当然希望维护半岛的稳定,维护我们周边的稳定。而对美国来说,我们看到奥巴马政府已经进入他任期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里头,如果他陷入一场战争的话,明显是对他的利益也是不利的。而我们看到朝鲜一直希望能够跟相关方面,尤其是美国来进行谈判。而韩国方面也确实有与朝方来进行沟通的这样的意愿。
主持人:
好,非常感谢苏所长,也感谢您的收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