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黄河特大桥上的守桥人(组图)

作者:李毅安 来源:中国网
2016-02-15 16:57:51

晋陕黄河特大桥上的守桥人(组图)

守桥人进行班前点名分工和安全教育。

  中国网2月15日讯 春节已过半,很多人已经开始陆续踏上返程的路,但在大西高铁线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在春运幕后,守护着大西高铁晋陕黄河特大桥的安全运营。

  每天零晨时分,当人们已经进入梦乡的时候,他们拿着工具、披星戴月,穿行在高铁黄河大桥上。当朝阳初现,人们起床迎接新的一天的时候,他们才完成当日的维修养护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工区休息。冬夜里的高铁桥上,从黄河滩吹过的风刺骨而凛冽,而他们毅然坚守,他们就是西安工务段晋陕黄河特大桥值守点的养路工们。

  春运期间,由于高铁开行对数增多,线路负荷加重,线路几何尺寸保持周期缩短,养护维修大桥的任务量也随之增大,值守点的职工们放弃春节休假,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守桥职工24小时值守在黄河边、大桥旁,从凌晨零点半开始到4点半都在大桥上进行“天窗”检测维修作业,5点多回到值守点,休息到12点,吃过午饭后,再徒步巡查防护网,一直到天黑。

  王社昌是守桥工区工长,每天晚上11点多,当最后一班高铁驶过“晋陕黄河特大桥”后,王社昌和10多位工友们一天的忙碌才刚开始。

  0点整,夜沉沉,浪滔滔。黄河奔涌秦晋两省,两岸村落万籁俱寂,劳碌一日的乡亲们睡梦正酣。此时,工长王社昌便开始组织职工进行班前点名分工和安全教育,点名人声音清脆,听令者应答宏亮,一呼一应,施工机具清点完毕。班前安全教育结束后,守桥人将工具设备装在作业车上,开赴晋陕黄河特大桥。

  零时30分,高铁夜间“天窗”施工正式开始,由于巡查养护的线路在高架桥上,车没法上去,王社昌他们都要肩扛手拿20多套重达五六十斤的机具设备,行走四十多分钟,才能到达3公里外的作业地点。这里的铁路线弯道大,大跨度桥墩数量多,是王社昌他们平时养护的重点。

  晋陕黄河特大桥共有15243根混凝土枕,合计60972个扣件,每天职工要对大桥的线路设备进行记名检查维修,作业期间,职工们逐米测量钢轨高低、水平,挨个查看螺栓、垫板等,及时更换失效垫块,并对松动螺栓进行复紧。负责线路精测的职工要推着安博格精测小车逐根轨枕精确测量轨距、高低、水平等原始数据,并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线路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科学制定精调方案。

  41岁的王社昌干铁路养护工作已经19年了,两年前来到大西高铁,守护晋陕黄河特大桥的安全运营。他承担的养护任务是测量钢轨的坐标位置,误差必须控制在一毫米内。工作时必须弓着腰,隔一根枕木就要弯一次腰,记下钢轨间的轨距和水平,一晚上,光是弯腰就要上千次。

  晋陕黄河特大桥最高处有46米,夜晚风大寒冷,有时温度在零下十三四度,可王社昌却坚持不戴手套,害怕戴着手套记录的数据看不清,影响职工作业。

  凌晨4时,所有检修项目全部完成。职工们走出大桥时,将工具整齐地摆在面前,再次逐一清点,即便是一颗小螺丝钉,也不能落在高铁线上。回到工区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用热水烫一下手,因为这时是他们一天最舒服的时候。

  守桥人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每天日暮而作,日出而归。他们的工作非常平凡,但作为我国的第一代高铁人,他们的肩上却承载着“中国速度”,保障着春运旅客安全出行的平安大道。

  他们经常和家人两地分居,问他们苦不苦,他们总是嘿嘿一笑,答案却出奇的一致,说亲友们常讲,“坐大西高铁去西安、到太原,一眨眼就到了,看着自己杯子里的水也不晃动,感觉聊咋咧。”听到这些话,守桥人心里跟喝了蜜一样,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

  无边夜色里,阵阵呼唤应答声在“高铁黄河第一桥”上空回荡。职工们的头灯萤光闪烁,如一颗颗晶莹璀璨的星辰,照亮着连接秦晋两省的大西高铁。

晋陕黄河特大桥上的守桥人(组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