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新明斯克协议一周年 乌克兰危机何处去

作者:陈俊锋 钟忠 来源:新华社
2016-02-12 12:34:06

  新华社基辅2月12日电 综述:新明斯克协议一周年 乌克兰危机何处去

  新华社记者陈俊锋 钟忠

  去年2月12日,乌克兰、俄罗斯、德国和法国四国领导人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经过近17个小时的谈判,就解决乌克兰东部地区冲突达成新明斯克协议。一年过去,这份迄今为止最具权威性的协议取得了怎样的效果,乌克兰危机将会何去何从?

  协议刚签署时,舆论对此并不看好,一些专家认为协议条款中有很多难以逾越的障碍,其中最关键的是协议包含的13项措施没有规定落实的先后次序和具体步骤,致使此后的谈判矛盾重重、效率低下。

  但目前来看,新明斯克协议仍是冲突各方及国际社会公认的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有效协议。一方面,新明斯克协议达成后,乌克兰政府军同反政府民间武装间的军事对抗大大缓和,尽管停火执行得很不严格,但没有再发生大规模战斗。联合国资料显示,近3年的冲突造成9000多人死亡,而协议签署后死亡人数下降至200多人。

  另一方面,按照协议最初规定,冲突各方应在2015年年底落实协议内所有措施。但至今为止,协议包含的13项措施中,只有加强乌克兰问题三方联络小组在明斯克的会谈一项真正得到了落实,交换俘虏、后撤重武器等措施得到部分落实,其他措施毫无进展。

  而乌克兰东部地区最近的安全形势又有进一步紧张的趋势。欧安组织特别代表萨伊迪克日前说,“顿巴斯总体安全形势正在变坏”。2月11日,欧安组织派驻乌克兰的停火观察团副团长胡格召开记者会说,观察团因反政府武装经常设置障碍而不能很好履行监督任务。欧安组织的无人机画面显示,反政府武装在树林中部署了自行多管火箭炮。而根据新明斯克停火协议,这类重型武器应该已撤出战区。

  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泛指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的冲突从2014年4月开始至今,经历了激烈对抗、国际和平努力产生初步效果、冲突各方部分撤出重武器等过程,形成了当前一边小规模交火不断、一边又继续进行和谈的拉锯状态。

  分析人士认为,造成这种状态的主要原因是现阶段冲突各方对危机形势的判断差异很大。乌当局和反政府武装都认为有能力使自己在冲突中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冲突各方相互妥协的意愿不强,条件也不够成熟,相互信任度也很低。

  可以说,目前乌克兰东部冲突处于“十字路口”,往前一步可以迎来政治解决的和平局面,后退一步也可能重回血腥战争,但更有可能是保持一种“即不前进也不后退”的均势。而西方国家同俄罗斯关系的变化、双方在经济制裁上相互斗争的态势和结果、石油价格走势甚至美国总统选举等,都可能成为影响乌克兰危机未来走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