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美国多招应对寨卡病毒威胁

作者:林小春 来源:新华社
2016-02-02 10:25:43

  新华社华盛顿2月1日电 综述:美国多招应对寨卡病毒威胁

  新华社记者林小春

  世界卫生组织1日宣布,当前巴西密集出现的新生儿小头症病例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些病例的出现可能与寨卡病毒流行存在密切关系。

  世卫组织呼吁国际社会采取协调一致的应对行动。实际上,在这之前半个月中,同处美洲的美国政府已率先采取多种紧急措施,应对寨卡病毒的威胁。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29日还同巴西总统罗塞夫通电话,双方同意在寨卡疫苗研发等方面加强合作。

  多种应对措施

  鉴于巴西发现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症等问题,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1月15日发布旅行警告,建议孕妇考虑推迟赴寨卡病毒流行地区旅行,建议计划怀孕的女性在赴这些地区旅行前咨询医务人员,在旅行过程中严格做好防护措施预防蚊子叮咬。进入该旅行警告名单的国家与地区随着疫情变化而更新,到2月1日已增至28个。

  此后,美国疾控中心向医务人员发布一份有关孕妇的暂行指南,建议医学人员在给孕妇看病前首先了解其近期旅行史。如果孕妇最近去过寨卡病毒流行地区,且在旅行期间或旅行后两周内出现过感染寨卡病毒的其中两种症状,如发热、红疹、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或超声波检测发现其胎儿存在小头症或颅内钙化问题,那么该孕妇应接受寨卡病毒检测。

  1月26日,美国疾控中心又向医务人员发布一份有关新生儿的暂行指南,建议对母亲孕期去过寨卡病毒流行地区且有小头症或颅内钙化的新生儿,以及母亲寨卡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或不确定的新生儿进行寨卡病毒检测。对那些在出生前可能已感染寨卡病毒的新生儿,应进行进一步的临床评估。

  鉴于寨卡病毒在人体血液中的存在可能持续一周时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1月28日表示,正计划暂时禁止来自寨卡病毒流行地区的人员献血,保障美国的血液供给安全。

  同时,一些美国航空公司表示,可以为预订前往受疫情影响地区机票的孕妇及其同伴办理延期或免费退票。

  加强基础研究

  针对寨卡疫情,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26日召集卫生问题高级顾问会议,讨论这种病毒对美洲地区经济和发展的影响。奥巴马在会上敦促加快病毒检测以及疫苗与治疗方面的研究速度。

  美国疾控中心先后召开两次记者会。在1月28日的记者会上,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表示,基于以前的西尼罗疫苗和登革热疫苗,美国政府正在研制两种针对寨卡病毒的疫苗,其中一种疫苗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临床试验。不过,福奇也指出,寨卡疫苗投入临床使用预计还需等数年时间。

  福奇表示,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还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开发寨卡病毒诊断工具,目标是能快速判断患者是否感染或曾经感染过寨卡病毒,特别是要把寨卡病毒与登革热准确区分开。

  福奇坦言,美国政府卫生机构此前对寨卡病毒的研究投入为零,因此现在除了推进在诊断、治疗与疫苗方面的研究外,还计划资助其他将加深了解寨卡病毒威胁的基础研究,涉及该病毒的复制能力、病原体与传播能力以及疾病动物模型研制等方面。

  目前,尚无针对寨卡病毒的疫苗和有效治疗手段。

  推进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是美国政府应对寨卡病毒威胁的一个重要方面。奥巴马1月29日就此同巴西总统罗塞夫通电话,一致认同加强合作的重要性,以深化对寨卡病毒的认识,推进相关研究,并加速研制更好的疫苗与其他技术,从而控制寨卡病毒的传播。

  美国疾控中心第一副主任安妮·舒沙特在1月28日的记者会上透露,该机构已派出一支医疗队帮助巴西控制寨卡疫情,并与巴西方面开展两项研究合作,其中一项是研究寨卡病毒是否与一种罕见的自体免疫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存在关联。

  最近一段时间,巴西的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例也有所增加,其患者会出现四肢无力的症状,重者可能出现瘫痪、呼吸困难等症状。

  总体上,美国政府认为,寨卡病毒不会造成埃博拉那样严重的危害。白宫发言人欧内斯特此前曾表示,埃博拉病毒引发的出血热是一种致死性疾病,而寨卡病毒“基本上相当于一种轻度、非致死版本的登革热”。2月1日,他又强调,真正的问题是有一些证据显示寨卡病毒与胎儿出生缺陷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