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大使视线中的2015年十大国际新闻

来源:解放日报
2015-12-28 13:43:00

  2015年,世界局势继续发展演变。“伊斯兰国”(IS)“攻城略地”,震惊世界;中国外交“深耕细作”,硕果累累;伊核问题“翻篇”,中东格局出现新变化……这一切,交织成复杂的世界生态图景。岁末年终,本报国际新闻部特邀中国资深外交官杨成绪大使、王嵎生大使与读者一同回眸和思索今年世界变化的大事和大势。

  一,IS恐怖势力泛滥

  11月13日,巴黎发生“黑色星期五”恐怖袭击,造成百余人死亡,震撼世界,被认为是“第二个9·11事件”。“反恐”,已成为今年影响全世界的大事。最具标志性的影响和灾难,一是上百万难民逃往欧洲,引起欧洲各国以及欧美之间和各国内部分歧不断加剧;二是今年初法国发生恐怖袭击“查理周刊”编辑部事件;三是俄罗斯民航飞机在埃及上空被爆炸,机毁人亡。“伊斯兰国”不仅威胁欧美等国,展开多点袭击,而且向全球蔓延,搞得人心惶惶。9月下旬,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反恐峰会,一致通过决议,强调要努力遏制恐怖主义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的威胁,为全球反恐合作提供了机遇。

  二,土耳其击落俄战机

  11月24日,土耳其击落了一架在叙利亚执行空袭任务的俄罗斯战机,俄土关系恶化,反恐局势以及地区形势稳定皆受影响。这是俄在叙利亚发动围剿“伊斯兰国”以来最为严重的事件,也是巴黎系列恐怖袭击后、特别是安理会一致通过反恐决议后的不幸事件。正像“亚洲太平洋基金会”国际安全主管戈赫尔所说,这一事件是当前“最不应该发生的”。谁高兴?谁得利?当然是“伊斯兰国”和恐怖主义。谁被动,谁尴尬?全世界人民都心中有数。

  三,中国外交“好戏连台”

  2015年,中国外交新理念、新实践不断“冲击”旧思维,“中国贡献”和“中国智慧”已成为国际舆论“常用词”。10月,习近平对英国进行了一次超级国事访问,开启了中英交往新的里程碑。紧接着,荷兰国王、德国总理和法国总统也相继访华;11月下旬,中国又举行了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议。对此,国际舆论予以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认为2015年中国全方位外交可圈可点,在周边和各个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开创了新局面,特别是“一带一路”、“亚投行”和一系列援助基金的建立。国际社会同样关注中国新提出的“外交理念”,如“义利观”、“共商、共建、共享”、“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朋友多了,路才好走”,以及三个“永不”(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势力范围),认为这是中国外交的传承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创新发展,是中国“软实力”的体现。

  四, 气变大会达成《巴黎协定》

  12月12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努力推动这个来之不易的协定实施,将有利于推动建立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指出,《巴黎协定》成为减少气候变化风险这一历史性旅程中的决定性转折点。各方为达成有雄心、灵活、可信和持续有效的协定,展示出灵活性和团结一致。这曾经无法想象,现在势不可挡。

  五,伊核问题达成协议

  7月14日,“伊核问题六国”和伊朗达成解决伊核问题的“全面联合行动计划”,为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防止中东地区爆发大规模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将对美伊关系走向、中东地区政治力量平衡和国际政治局势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过去十余年,伊朗同美国等西方国家斗争激烈,伊朗一再遭到制裁,战争乌云在海湾地区上空聚而不散。2013年,伊朗温和派鲁哈尼总统执政后,面对西方制裁、经济每况愈下的形势,调整政策,谋求缓和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期望打破伊核问题僵局。与此同时,美国力图从中东泥潭中脱身,期望在中东两派斗争中,保持平衡并将战略重点转向亚太,为此美国需要早日和伊朗达成核协议。伊朗核协议达成,一方面有利于缓和中东地区紧张形势,另一方面,也引起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等国的不满,它们和伊朗的斗争将进一步激烈。这将促使中东战略格局出现新的变化。

  六,东盟共同体成立

  11月22日,东盟十个成员国首脑在吉隆坡宣告东盟共同体于今年年底成立,这是亚洲第一个次区域共同体,也是东盟1967年成立以来的发展里程碑,将有力地推动亚洲区域一体化进程。

  东盟共同体是以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三大支柱为基础建立的。这一区域人口超过6.3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7位。2020年将达到4.7万亿美元,估计可在2030年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相对于中东和其他发展中地区,东盟共同体政治较为稳定,经济发展速度名列前茅,在今后世界格局变化中将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过,东盟共同体在政治上存在不同政体的成员国,经济上贫富差距悬殊。因此,在减免关税、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等方面,各成员国根据本国国情仍有不同限制。东盟共同体要成为一个具有共同财政金融政策、实现贸易自由化、具有统一的法令和规定等的区域化组织,还是很遥远的事。

  中国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的第三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1991年建交时,双方贸易额为80亿美元,目前已达到3700亿美元。东盟共同体的进一步发展将推动和中国现存的紧密关系。

  七,美古57年后复交

  7月20日,美国与古巴正式恢复外交关系,结束57年断交历史。当日,美国国务卿克里与古巴外长罗德里格斯在华盛顿举行“历史性会晤”,赞扬美古关系迎来“新起点”。罗德里格斯呼吁美国取消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归还强占的关塔那摩海军基地,尊重古巴主权。美国国务卿克里说,美国认识到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古巴的孤立政策根本没有作用,在很多层面上反而孤立了美国自己。他还说,美国认识到解除对古巴封锁的必要性。10月27日,第70届联合国大会再次通过决议,要求美国解除对古巴长达半个世纪的经济、贸易和金融封锁。这是联大连续24年通过此类决议。191个国家支持,但美国仍然反对,仅以色列一家与美国一起“光荣孤立”。

  八,中美关注两国关系新局面

  2015年,美国对华一直在“两面下注”。10月,习近平访美,增加了两国领导人对彼此战略诉求的了解,以及对管控分歧必要性的认识。中国做了大量的争取工作,也有相应的“互让”和“给力”,希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能逐步建立起来。一年来,中美关系在经济、军事、人文等方面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但美国念念不忘所谓中国将挑战它的霸权地位,在增加“正面下注”的同时,今年的“负面下注”明显增加,在南海等问题上不断对中国放狠话、搅局,并伴有挑衅行为。美国误读世界,也误读中国,误以为中国向它释放善意和顾全大局是“有求于它”,甚至认为是“怕它”。殊不知中国在争取两国关系稳定和“最好”的同时,不会放弃自己的原则,也有应对可能“最坏”的必要准备。

  九,人民币地位提升

  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这不仅是对中国国际影响和人民币地位的充分肯定,也是时代变迁量变进程加速发展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反映,具有“里程碑”性质。至此,“货币篮子”就开始有新兴经济体的货币,金砖国家要求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金融体系,显然迈出了一大步。IMF认为,人民币“入篮”将使“货币篮子”多元化并更能代表全球主要货币,从而有助于提高SDR作为储备资产的吸引力。IMF将“篮子货币”权重调整为:美元占41.73%,欧元占30.93%,人民币占10.92%,日元占8.33%,英镑占8.09%。美元所占比重“丝毫未动”。

  十,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

  12月16日,美联储依据美国经济数据向好变化,将联邦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这是其近十年来首次加息。对此,国际市场早有预期。由于美国仍是全球金融体系的“龙头老大”,它在这方面的一举一动,势必产生“溢出效应”,如资本阶段性外流、货币贬值、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财政收入锐减、主权债务膨胀等。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正密切关注上述风险。某些“经济体质脆弱的国家”可能受加息冲击较大,但欧日等央行依然保持充裕的流动性、日趋増多的国家加入货币宽松的阵营、较多新兴市场国家资产负债状况良好,预计一般均可抑制住美联储加息的“外溢效应”。资本逐利性决定资本流动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磨炼,资本将重返新兴市场,过高估计美联储升息造成的冲击波似乎不太符合事实。